起初,我以为理想主义者在现实当中无法成就的事情,在互联网上或许可以完成。经过多年观察实践,我意识到现实是人的江湖,互联网也是,它们都不是虚拟的。互联网便利了我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存在许多误导。这些跟现实联系紧密,因特网发明者Tim Berners-Lee也在担心误导信息将成为互联网未来的隐忧。
这篇写的互联网杂草是指那些误导,强迫和无效率信息。网络信息的获取如同商品交易,你付给信息提供商的价钱是:受迫或毫无意识的接受多余的信息。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这就是现实与虚拟的互联网。
1.搜索引擎作弊
这些站点危害的主要阵地是搜索引擎,不知道算不算SPAM。比如那些用热词做站,用高频黄词的,又没有实际内容的无良站点,干扰我们获取信息.
如《飞屋环游记》刚在美国上映,国内肯定有人关注,很多烂站就开始利用“飞屋环游记+下载”等关键字抢占搜索引擎,而实际上网站什么也没有,除了那个关键字和广告。他们经常变换热点关键字,骗流量,极其讨厌。
例子:搜索Twitter中文社区,你将看到众多的这类干扰站点。
应对:通用搜索引擎不应是你的唯一入口 ,下电影应从源入手,坚守国内几大发布组。
2.没内容的互联循环网站
这类型站点往往结成友情联盟,信息诱导用户,实际上各站几乎无可看内容,清一色的骗点击。
最恶心的就是那些利用淫民心理,设置色情词汇的网站了。你点进去发现,诶!内容挺多的嘛,像个导航站,全是链接,每个图标的小妞都很火辣,人妻都着丝袜,一阵窃喜,你迫不及待的点击,于是跳到了另个类似站点,再点击,发现还是类似的站点,你不甘心啊!无数次后,结果竟然又回到起初的网站,一种羞辱的感觉至使你怒火中烧,欲要留言狂喷网站几句都找不着地,再看看自己,原本想看毛片的,结果遭怒成了B样。
例子不给了,很黄很暴力,被耍的自然知道。
应对: 貌似如今很难再碰上,就像当初劫持主页的门户网站,一做大都从良立了牌坊。
3.无处不在的软文
误导阅读者,夸大事物的本质,一般是隐性宣传,声东击西,别人那术语叫引导消费!软文跟普通的推广不同,推广让你知道这是广告,而软文尽量隐瞒,它只想悄悄把信息输入你大脑。它会伪装成各种文体,防不胜防。
软文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有专业的写手,公关,它们与各网站编辑,版主都有密切合作,所以各种报纸杂志,门户网站,购物网站和IT论坛都成为了重灾区。
由于软文存在欺骗性,识别它们就成了必修课。看看《每日快报》因刊发软文而广受批评,混豆瓣的则需小心书评软文了,烂书如《货币战争》也会有高分滴。
例子:1.Yahoo关系推广软文 2.我给手机办了个畅聊套餐,谁能告诉我怎么用它1个月赚到5万?
应对:软文在不断翻新,难以避免,仅有遭遇多了才会识别,它跟商业环境联系紧密。
4.枪文
攻击对手,无中生有,捏造和制造事实,比软文更恶心,对业外人士杀伤极大,多为负面或放卫星。出现最多的领域是在网游,IT软硬件方面。特别是技术评测帖,横向对比评测之类的帖子,往往会制造事实,各位常看太平洋,中关村在线的小心了,那是疫区,外行人极易受感染。
例子: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杀软频繁放马何时休 ,或搜索“瑞星微点”观摩研究。
应对:枪文比软文明显些,也只有知识武装的大脑才可破解。
5.刷信用,删除负面的评分,制造数据
制造假信息,把存在的信息抹去,也是干扰我们获取正确信息的极坏作为。淘宝的刷信用就是网络上最典型的,还诞生了网上最大炒淘宝信用公司网丫网,现在别个又要从良了,怎么黑社会都改演戏啦?
事实再次告诉我们,不管你当初是靠商盟互刷,只卖不买,还是直接收的店铺,都已经成为过去,大把钞票进账才是成功者。而这样的成功者,蒙骗了消费者,损害了老实诚信经营店主的利益,让诚信体系恶化。
例子:请看这个热销万件的衣服的成交记录,制造数据,有一单8千条的,有1000条的。
应对:不要盲目信任数据和评论,这些都可以制造。我买东西更喜欢那些能和店主交谈,而不是请来雇员的店铺,我还是把淘宝看成C2C,而非B2C。我跟的是人买东西,不是店铺。
6.垃圾邮件
这个就是强迫信息,骚扰网民的举动了,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下图就是惨遭蹂躏的雅虎邮箱。
这个邮箱是我用来专门注册各种论坛,网站,散播联系方式的,反正此邮箱只在注册接受验证码时会打开,管它多少垃圾邮件。
应对:选专业邮箱,分用途,通信专用还是注册专用?主要通信邮箱,最好不要随便散布,留地址时可把@改为AT等,防止机器人抓取。
7.小心百度知道,那是个营销战地
那是小白最容易接触的,首先是他们还没有熟悉互联网,其次没防备心,以为那就是用户发出的信息了!极容易轻信。凡是涉及网游,商品,推荐,点评这些,可要注意了。
假设现在我要推广一家面馆,首先我会去威客网站(如:威客中国,猪八戒)发布发帖任务———限定在百度知道和qq问问提问———坐等威友交任务———统计发钱。
几天内关于面馆的好评就蔓延在百度知道了!很简单,却误导一大片。
例子:请到威客中国搜索百度知道观摩学习。
应对:多方对比,跟熟悉的人咨询。
8.恶性的口碑营销
正常的网络口碑营销,只是想制造话题,吸引目光,让更多网友了解企业的产品,而恶性的大不一样,他们是制造口碑,屏蔽你想了解的信息。
低级的雇一批人,专业混论坛,发帖子,制造口碑。高级的组成联盟。
(pic via)
我不知道口碑营销有没有底线,作为一枚网民,制造话题,推网络红人这些都欢迎,但我不希望侵占到网民的体验,占领到购物网站的评论栏,恶性到屏蔽信息。
例子:三鹿百度事件
应对:这是个缺乏监管的行业,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有,只有期待规范化。
9假消息,谣言
谣言给人消息和情绪上的满足,所以说它是有效率的。虽然我们也知道谣言会产生误导,煽动情绪,但这就是谣言,有利有弊,有信息的盲端就会存在谣言。即使互联网强大到触及各方面信息,也无法消灭谣言,因为信息的盲端不单存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各人的大脑当中,你不可能控制别人的脑子吧!
从传播方式看,最严重的两大谣言利用工具:
以上两个,即使你知道是谣言,停止转发,出来辟谣,也不能阻止小白继续转发扩散,它像病毒般在无抗体的寄主身上繁殖传播,直到热点事件结束。
其实不管谣言真假,一种共同情绪达到喷发点时,已没人在乎,抵制家乐福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
谣言可能是假消息:杜蕾斯破产被指是假新闻。
谣言可能是真消息,却被鉴定为假消息:都江堰化工厂爆炸谣言之源:”完全是乱说”。(参都江堰将发动细菌大战 彻底清除地震造成苯污染)
网络谣言将会一直伴随网民,但事后,一定要将谣言当中的假消息澄清,以免重复一千遍成为了“真理”。
应对: 面对谣言每人都会对它作出,最有利自己的优化策略。谣言止于智者,是说智者不会传播,但并不代表谣言会停止,它是特定情形下的产物,是一群具有相同特质,相同喜好的人的狂欢。
我看完了,坐下休息
在开放的世界里无法避免利益驱使下的结果。
听说这样可以抢板凳。。。。
我一直在想杜蕾斯这件事情的链条。到现在也没明白。
没有网络也一样,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总不能因噎废食不上网了。
核心问题还是信任的来源,如何从网络信任(而不是信息)的传播入手研究会很有意思。
看了一下瑞星的枪文,很搞笑……
有时候给自己觉得特别好的东西写的东西会被人认为是软文,这是为什么呢?
不信任你呗,唯恐你从他的选择中获取什么间接利益。告知者身份是取信程度的判断标准之一,这其实是有时候是理智的,有时是不理智的。还有时候有的人否认他人就是为了获取一种心理优越性。这是很复杂但是都可以理解的反应。
ps.人活着总会有去噪能力,他人可以不信,您也可以不care 别人的不信任,没有必要为此烦恼的。
用否定来获取优越感这种做法不少见,在各大论坛、新闻跟帖里一大堆。
令人烦躁的互联网,其中很多原因,就是木贼文中所指这些令人迷失的杂草。
尤其是谣言,它的原本也许并不可怕,但是它演变后会令人惊叹。
谣言止于公开
比如杜蕾丝那个,虽然传播的很快,但是澄清的也很快。
有讨论才会有真相
是的,不公开,不思考的网络,谣言才会变得很恐怖
看来夜猫子很多。
狼来了…
基本做到网络信息陷阱的全面分类了。
哪可能!花招层出不穷。Jason Ng不是一直写抗争网络毒草的文章,毒草危害更甚。
twitter观光
排队
互联网就是现实的倒影,甚至可以说它比现实更真实,也更残酷…
这些东西还得靠自己辨别。
有些经验是学不来的。
改蓝条了?
这是蓝色么,从the 1950’s look色板选的色彩,看过就忘了的色彩
基本上已经自然免疫了,现在上网都要自带几把刷子了。。。。
嗯! 邮箱一定要分用途使用.
打酱油之类的旁观文字,春哥之类的莫名崇拜,没有自我主见的跟风,黑密之间的无营养争吵……
看多了都是互联网的杂草
这些是网民的自由,你要觉得干扰了你,可以不看嘛!没故意误导吧
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真的很难啊……
很长,不过确实不错
现实的世界,其实互联网也是很现实的,只是不像现实中那么明显罢了,一样的人,一样丑恶的互联网,嘿嘿
独立思考是独立做人的基本要素之一。
不写枪文好多年~~~~
什么都信,什么都不信,每天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都麻木了,管他真的假的,都是相对的,一笑了之。
地球太危险,我先回火星去了
真想把这种站都给“锄”了!
很好的文章
对第二条提到的循环站真的深有感触,尤记得初二时在网吧上X网,看到标题林某如III级片,结果点了一圈又点回来了,嘛都米有,从此我幼小的心灵就被伤害了
开了维基百科家乐福的那个词条,我的维基百科就被墙掉了….
循环的现在还有哦,只是转移阵地到手机WAP网站上了
针对九个绿条,俺写也九个黑点
●下电影俺们坚守电驴和BT联盟
●先逼良为娼,然后自己从良,这是什么逻辑?
●挺佩服软文写得好的人
●但是枪文和软文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社会不坏很难赚钱
●邮箱应该分几类,有的就是为接受Spam准备的
●不做小白争取做小新
●口碑营销天朝最厉害,因为我们嘴多
●QQ群是最好的传销工具,据说FLG也用
给你一个经典的软文,看完之后你一定知道软文和枪文的区别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I0NTEzMjA=.html?full=true#full
强文呀!!
在豆瓣上搬弄是非我觉得是最难甄别的。拼见识的时候到了,多看多了解是王道!
这就是中国的互联网现象。
忽悠在网上屡见不鲜
怎么会有人做这个词:Twitter中文社区
图的什么啊。
谁没被那些造假的关键词忽悠过的,举手……
反正我不举手……
非常好的文章
最好能有后续,如何应对/识别这些垃圾信息
好文,看得很有收获。
不错,总结得很不错。
80%的垃圾网站几乎屏蔽了20%踏踏实实的好人好站。
(数字学习某机构自己想的,请勿当真)
这个……也是软文吧……哈
威客网的软文,哈哈
每篇文章都加一堆链接,看来它们得给钱哈!
文章中的基本都体验过了
这就是一篇很明显的软文: 需翻墙 http://dailynews.sina.com/gb/chn/chnpolitics/phoenixtv/20090915/1550671825.html
我一本正经地看着你。。。。。。
文章反响很大,chinaz和admin3都转载了,但是发现cz把一些链接去掉了,只留了文章出处,a3连链接都没有
居然看到重庆的猪八戒, 那个貌似是IT江湖的丁然弄的, 现在有声有色, 厉害啊.
互联网是虚拟的江湖,练功的都不在江湖里
这文章强,作者对网络看来很熟悉啊。只有熟悉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采。
分写得到位。
我现在找“门”都用twitter
路过~~
做个系列吧。。。
我觉得谣言那一条一定要加上SNS,如当年的校内…
互联网杂草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实与虚拟的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就是这样的http://www.fg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