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 30 多岁的中年油腻男人,分享一些我缓解焦虑的方法。
我曾经创过 2 次业,也加入过两个朋友的公司当合伙人。第一次创业时我 26 岁,第一创业失败时 27 岁。公司清算后的第二天,我买了飞到青海的机票,一个人开车环绕青海湖,想排解心里的负面情绪。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不知道去高原之前应该喝红景天,于是没过 2 天我就高反被迫回京了。
年过 30 之后,我积累了:
- 2 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和一堆负面情绪
- 啥事都懂一点,但啥事都不是十分精通
- 学会了用 50% 的时间关注人,而非 100% 的时间关注事
- 学会了拆解
- 学会了给自己打比喻
今年 6 月底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又换了工作,重新开始组建团队、带团队,重新做从 0-1 的事,这可能是我的宿命,一直做从 0-1 的事。当然,心里总是抱着期望,希望通过努力来抓住机会,把 1 演变成 10 。
我是一个脾性很着急的人,每一次创业,每一天,几乎都在焦虑中度过。所幸的是,我的发际线还良好,这可能是我父亲努力的结果。如果要为我过去的创业和没有做成功的事找一个内因的总结,最大的内因我认为是,我在焦虑的时候不知道该干什么。
知道都有什么路径和选择
是的,我认为人之所以焦虑,不是一件负面的事到来,而是这件事到来后,你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负面的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该做什么。
今年对我来说,既是事业上的新阶段,也是我家人生病最多的一年。相比过往,面对家人的病痛,甚至可能的离别,我更淡定。
淡定不是因为冷血,亲人是唯一的,事业可以再有。之所以不焦虑是因为我收集了所有我能收集的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可能的选择和后果。
比如,一位年迈的家属突然昏迷住进了医院,我的想法是,我有 3 个选择:
- 我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来,趁活着见一面
- 我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来,离世后「见」一面
- 我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来,等 TA 身体康复后去探望 TA
当我知道我都有哪些选择时,我需要做的,就是权衡利弊,最终我在 1 分钟内做了判断,选了 1 。因为我认为「单方面见面没有意义」。
回到广东后,第一件事我是探望,接下来我做了 3 件事:
- 询问家人,TA 的情况如何,他们如何判断
- 询问医生,TA 的情况如何,医生们如何判断
- 询问护士,了解过去这 2 天 TA 的情况,数据有什么变化
做这 3 件事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我接下来要做什么选择做准备,选择用什么样的心理准备来面对。
当了解完我能了解的所有情况后,我知道我只有 2 种选择:
- TA 能活过来,但毕竟年龄在哪里,我要经常回家探望 TA
- TA 可能抗不过,但能活到这个年龄、四代同堂已经是一种福气,我心里记住 TA,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
这两个选择是被动选择,对我来说,我要设想的是,当被动条件到达时,我应该做什么。后来,我被动选择了 1 。这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相比之下,我母亲是一个更容易焦虑的人。她总是担心这件事担心那件事,她的大脑就像一个布满了图标、图标还叠在一起的电脑桌面 — 无从整理。但,如果我们换一种理性的思路,把这些杂乱的「图标」分门别类放到一个一个不同的「文件夹」里,是的,这很耗费时间,但这能帮助我们明确路径。接着,系统性地观察文件夹里的图标,梳理出各种可能性,并把他们编织成路径,这时我们的焦虑就有可能消除。
因为当我们把路径编织出来后,我们能做的选择可能只有 A 和 B,这时,用理性或直觉,可以做出判断。有些人喜欢用直觉,我更倾向于理性地判断,虽然很多时候所谓的直觉,其实是人的经验积累出来隐性理性判断。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是 CEO,我们拿到手的,要么是一个方向性的目标(中层),要么是多个执行性的事项。方向性的目标虽然只有一个,但它是「乱的」,因为它并没有具体的执行项,当你去拆解它时,你会拆出我母亲脑子里的电脑桌面 — 非常杂乱的图标;而执行性事项是相对较多的,事情越多,人越乱,越不愿意去分清优先级和做选择,于是,就焦虑了。
所以,我解决焦虑的方法是,花足够多的时间去梳理,在纸上画出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然后综合考虑,做出选择。做出选择后,我就能列出我接下来要做的 todolist,也就是,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
这个时候,目标有了,todo 有了,焦虑也就少了。
找援手和替手
花大量的时间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是焦虑的重要来源。
年轻时我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能是成名太早导致的 — 太自大。
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做出了选择、制定了实现这个选择的 todo,但事情还是太多。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我们做不完,还有些事,我们可能花点时间能做,但我们不专业,做得不够好。
一个快递之所以能从深圳送到我北京的家里,靠的不仅仅是飞机,还有货车、还有快递员。
我们可能在某件事上是飞机,飞得很快,但在另一件事上,可能需要花 1 周学习如何当一个快递员。
那么,与其花一周学习如何当快递员,为何不找一些快递员组建快递公司呢?
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样,所谓术业有专攻,自己擅长的事自己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找人教你怎么做或给你细化的 todolist ,又或者,寻求共赢,让别人帮你做。
认怂
有些焦虑是来自面子上的,比如在领导面前,他给你交待了一件事,你觉得既然领导都说了,这咋还能不做呢?
但这件事可能是你完全不熟悉的,可能需要花费你大量的时间,但最后却颗粒无收的。做不做?
不做,领导可能不高兴。做了,可能也没什么产出?怎么办?
焦虑了。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的第一件事是画路径,并不是马上认怂。
- 大多数情况下,这件事我们都不是第一个要做的,有没有先例可以参考?
- 如果找到先例,先例中涉及到的子项,身边有没有朋友或同事了解?
- 如果有,找他们咨询咨询
- 咨询完,画出 2 个路径图
- 第一个是,你选择做这件事后的各种可能性,以及你选择不做后的各种可能性
- 第二个是,做这件事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和 todo ,todo 里或许还有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画出来
- 当这两个路径图画出来,理性地去分析,我们无非有两种选择:做、不做。
- 如果权衡后无法做,就认怂
- 认怂后,我们为我们的选择负责
人是有天花板的,不是每件事我们都能做,甚至有些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比如经济寒冬,你凭一人之力是无法改变猪肉价格的,我们认怂,猪肉就是贵了。但认怂后,我们做之后的选择,我们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也可以不买猪肉,改吃牛肉。
学会取舍
再回到我母亲的比喻,她的电脑桌面图标太多,所以乱,乱就焦虑。我另一位家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家里放了很多多年不用的东西,以至于,经常需要找一件衣服或一个器具时总需要翻半天,而家里又不是 1000 平的豪宅,东西越多,家里空间越小。
后来我给她定了一个规则:凡是一年内使用不到 2 次的东西,全部扔掉。
这里的扔可以是扔到回收站,也可以送人,还可以是捐给别人。反正,不留在家里。只要这些东西不继续留在家里,眼睛看不到,就不会觉得家里东西杂乱,就不会有想找东西很难找到的烦恼,也不会因此产生焦虑。
产品经理在工作中常常需要做的事是优先级排序,通常 P0 代表马上要做,P3 是第四梯度需要去考虑的事情。事实上是,放在 P3 的事,大概率是走个形式,一般会不了了之。
这看起来是不负责任,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习惯。一个人在一个阶段往往只能专注做一件事,而这一件事能不能做好往往定义了这个人在他的公司、他的圈子的位置甚至是收入。
目标越多,时间越分散,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总是不愿意去舍弃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总以为我们能兼顾。实际经验告诉我,能不能兼顾要看这 2 个选择:
- 有没有援手和替手,如果有,我们盯主要目标,次要目标我们只关注进度
- 如果没有援手和替手,一个阶段只做一件事,其它事,你慢慢就会不了了之,因为它们本身也没那么重要
钱没了就没了,人活着就好,电视剧不总是这样教育我们么?优先关注重要的事。
容许犯错,并规划错误后的路径
创业时我不允许自己犯错,于是,每当出现挫折时,我的心情总是跌到低谷。于是,又开始了焦虑,虽然会想办法解决挫折,但那个时候为时已晚。
我曾经观察过我楼下的一家叫某利蜂的超市,他们的工作人员每天晚上都拿着一个平板,对着平板电脑里的图一件一件把货物摆到货架。他们告诉我,他们的摆放顺序差不多每周换一次,为的是提高销量。
看着别人的产品用 A/B test 的方法去找最优解的时候,总觉得这是真理,大家都懂,难道创业、工作不就是一直在尝试多种方案然后找最佳方案么?
这么想没有错,但如果反过来想。它的每一次重新摆放,都意味着它上一次的摆放是错的,如果把「错」当做是「挫折」,那么他们每周至少会遇到一次挫折。
然后我将这种反向思维映射到自己的工作,我是不是对错误的容忍度太低了?人家一周犯一次错哦。从这个角度去推导,我们可能就更容易容忍犯错了,其实我们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在犯错,我们都在追求更好的结果,但「实验思维」其实贯穿整个做事的环节,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
- 能从犯错中获得洞察,这个洞察一定是要帮到下一步决策的
- 对不同层级的犯错,设想最坏的结果,并规划犯错的路劲
什么是不同层级的犯错?
我们从公司维度拆解「事情」这个词,大致是:战略 > N个子方向 > NxN 个项目 > NxNxN 个 todo 。
在 todo 层面,错误是可以快速检验的,也就是说,它也是能快速规划一旦犯错后,应该如何修正。
越往上,需要的检验周期越长,也更难去规划犯错后的路径。
所幸的是,一家良好发展的公司,在每个拆解的层面,都有它的「守护者」,一个时髦的词叫「owner」,他很重要的一个责任是,如果事情不是按我们预期的方向走,我们还有哪些选择可以做。
这时,又回到了选择,也相应地又回到了「路径」。而一旦有了路径,焦虑也就减轻了。
2 年方向,6 个月目标,1 个月 todo
现代企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变化是常态。对于绝大多数人人来说,别说 2 年,甚至 6 个月后世界长什么样,都无法预料。
如果一个产品经理拿着一个原型图跟我说,我们 2 年后要做成这样一个产品,我一定会打他屁股,因为我不信大多数人现在能设想到 2 年后的人类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一般人能看到现在的需求能看到未来半年的需求,但 2 年,只有少数人能看见。
这件事反正我是认怂了。
但认怂不代表我们不去思考,一旦没有一个相对长远的目标,人是容易焦虑的。另一方面,如果目标过于长远,人也是会焦虑的,因为你根本无法感知,你能达到这个目标。
我是这样做的:
- 当我在做产品时,我会用语言描述未来 2 年这个产品要做什么事,我没有原型也没有 2 年的完整实现路径,我只知道 2 年内我要围绕什么事在转
- 当我知道我要围绕什么事转圈的时候,我定下一个 6 个月的目标,6 个月内,要做怎样的产品,满足什么用户什么样的需求、满足公司什么样的战略目标
- 6 个月还是太远了,我不打算完整列出 6 个月的 todo,因为事情总会变的,事情不会总是按照我们设想的路径完美进行,路径总是需要不断试错修正的
- 所以,会提前半个月制定下一个月的 todo,同时,再提前半周拆解下一周的 todo
- 因为,只有近期的事,以我作为普通人的智商,我才能明确知道要去做什么,长远的方向不变,但每周、每月的 todo 是动态变化的
当我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拆解方向、目标、任务时,我发现我的焦虑感比以往少了许多。其实原理和第一部分讲的是一致的:
我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有什么路径和选择。
于是,低头做事,偶尔抬头看看风云变化,再低头做事,人就不那么焦虑了。
给自己打比喻
如果你忍耐着我枯燥的文字读到这里,你会发现,我在前面的文章里打了很多个比喻。
这是我在面对复杂事情时一种化解焦虑和找到 todo 的方法。
在工作中,尤其是做从 0-1 的事情时,往往容易遇到一些找不到成功的案例可以效仿,你都无法跟设计师说,「你就对着某某产品抄吧」。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给自己打比方。我相信规律,历史的规律、人性的规律、事情发展的规律,我总相信,能从过去发生的以及我们经历过的事里,找到和我们当前要做的事相近事情。这件相近的事情如何发展,以及有什么选择和路径,往往就意味着我们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和路径。
在这里我就不再打比喻了,你可以回头看看我用我母亲打的比喻。
如果我们还能把规律做收纳总结,它就能成为方法论。这些方法论将能指导我们做正确的选择。
比如,俞军曾经总结的产品方法论之一是:
产品价值 = ( 新产品价值 – 旧产品价值 ) – 用户迁移成本。
如果我们套用这个公式到近年各种尝试做社交的产品上,就会很容易发现,虽然新产品价值大于旧产品价值,但用户的迁移成本太高,用户的关系链全在微信里,一个新的面向全社会的社交产品,是几乎无法撼动微信的社交霸主地位的。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口袋里时常装着一堆卡片,这些卡片上印着各种他读过的觉得有用的「思维模型」,每当他遇到一件事不知道该怎么办开始焦虑时,他就把这些卡片掏出来,一个一个往上套,看看那种思维模型能帮他推到出路径和选择。
这,也不失为是一种解决焦虑的办法。
了解人的不同
小时候,我以为世界只有 2 种人,父母和小孩。长大一点,我开始用男女来分类,再长大一点,我用学科、工种、职位来对人分类。
这其实还远远不够。
我们在工作中总是很难避免和同事产生矛盾,甚至会私底下说这个同事不好,那个同事是个傻逼等等。
那个同事真的是傻逼么?
要知道,如果你觉得身边的傻逼越来越多,你就焦虑感就会越来越高,你就越濒临崩溃。
每个人的成长、摄入的知识、认识的人、所在的位置不同,会导致每个人在思考同一件事时,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结论,甚至有不同的为和不为。
要想生活和工作愉快、消除焦虑、推进事情,不管你在工作中处在什么位置,是管理者或是执行者,了解人的不同,并寻找共同点,是需要花上大量时间的。
对我来说,我至少有 50% 的时间花在与团队内外沟通这件事上。去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并寻找大部分人认可的共赢路径。
这里的共赢,包含了内部和外部。
如果我们总以为,啊,公司定了一个目标,大家都和自己一样,按照我想的方向去做,最后可能 10 个人画了 10 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了解人的不同,有助于减少我们心中对人的抱怨,更专注地把眼光放在推进事情上,相应地,少了一些焦虑,也少了许多情绪。
给自己留发呆的时间
最后,我的减少焦虑的方法是,适当留出一些发呆的时间。
我有这样的经历,当我费劲脑汁去想一件事的解决方案,想了几天,总是想不出来,于是和同事商量,也商量不出结果。这时就陷入了困境,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的路径和选择。怎么办?
我开始发呆。在发呆时,我经常会灵机一动,咦,貌似这个问题可以那样去解决。
为什么发呆会有解决问题的作用?
我的理解是,在发呆时,我们脑子里不完全想着工作的事,可能会在想其它的,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当我们在想别的事情时,有一种可能性是,这个「别的事情」是能对我们当前的事情「打比喻」的。
前面说到,「打比喻」是为了在两件事之间找到同样的规律,并通过已知规律解决当前难题。那么,比喻从哪里来?从过往的经验、读过的书、听过的故事得来。但当我们沉浸在想当前的难题时,我们的大脑往往没有空余的 CPU 去寻找过去已经了解的规律,于是,我们越想越焦虑,越焦虑越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我的理解是,发呆,它其实是给大脑「放个假」,让我们的大脑有空进行过往经验的布朗运动,在布朗运动中,寻找我们知道的「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解决当前的问题。
您的文章写的很好,有如跟智者隔空对话。
多谢分享 受益良多
首先祝福再创业,30还很年轻,值得再拼一把;
其次,想了解下清单qdan.me的近况,现在貌似不支持用户登录了?可有推出手机版的打算?
恕我直言啊,如果三十岁的人不把自己当成中年人,焦虑一定就少一点。作为真正的中年人,我觉得30岁是最好的青年时光。当然你说自己中年油腻可能只是玩笑。
焦虑的时候怎么做到发呆不想别的事情?
感觉焦虑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事情多和乱,没有花时间去梳理,而梳理本身就很花时间,所以事情一件一件过来就越发焦虑了。还有一个是对还未到来的事情的担忧,觉得自己没有为“未来”做好准备,当事情发生了之后总后悔要是自己提前做准备就不会这样了。两者此起彼伏,令人奔溃。。
一般我处理焦虑的做法,就是强迫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一点再说,先往前走一步再说。没点错误经验哪来资本跟人吹牛皮。
今年也30多,焦虑的不行,每天都会不着,不知道成功的人是否焦虑,但是不成功的人绝对焦虑,特别是那些生活在一线城市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看完文章就想到了收藏的一段柳井正书中的一段话,关于焦虑和危机感。
焦虑是因为对事情认不清,只要了解了真相,一般悬着的石头就会落地。把焦虑一项一项列出来,一般就能找到原因所在。
保持危机感是客观评价自己的状态和成绩,不断努力,激励自己向前。
30岁真的好年轻啊,人生百年来看。真的没有必要焦虑,去追寻自己的星辰大海就是了,航行途中遇到的风浪都是让你更加强大的磨刀石。
30如狼 40如虎 50如猎豹
感谢分享,三十岁以后,焦虑感指数爆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