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懂得更多,让别人觉得自己挺厉害?

阅读时间 10 分钟,快速阅读仅需 4 分钟。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李永乐老师」这个人,如果你没听过,不妨去 Youtube 搜索一下他的视频。他做了非常多的 10-20 分钟的中长度视频,阐述一些复杂的概念或事件,比如中美贸易战如何发生。

如果你看过他大量的视频,你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作为一个物理老师,他懂的是不是有点多了,貌似颠覆了我们对物理老师的认知,好像没有什么他是不懂的,他总能把事情讲清楚。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

博客

不久前,机缘巧合之下,我和一批买了各类付费知识课程的用户聊天,这些人平均购买了 5 个系列付费课程,有在得到上买的、有在喜马拉雅上买的,也有在各种公众号里通过小鹅通购买的。

在和他们聊天时,我发现他们存在同样的焦虑:

买了很多课程,但没感觉自己学到东西。

如果深挖焦虑的根源,他们之所以购买如此之多的课程,是因为他们怕自己落后,于是买了很多看起来质量看起来比普通文章更高的付费内容,试图通过这些付费内容来增加自己的谈资,让自己在和别人聊天时不落后,让自己不被这个时代落下。

可是,当他们真的和朋友们聊到一个新概念时,比如产业互联网,他们发现自己还是不懂。当身边的朋友聊得天花龙凤时,他们发现,他们不仅没法插话,甚至想插话都想不起自己当时听的付费内容里讲了什么。所谓的谈资,瞬间变成瘫姿。

很惭愧,我并没有完成大学的学业,但离开大学这 10 年,我没有一刻觉得自己落后于这个社会,借用《飞驰人生》里的一句话:

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才是真的过时了。

所有人都有学习能力,只是有时候我们的焦虑感影响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过程,打击了我们的信心。

显然,我们在购买各种课程、买各种书时,是有信心的,觉得我们都能学会,但实际上,我们最终可能只是「听过」,甚至连「知道」到不算,更不用说「得到」和「用到」了。

实际上,你也可以像李永乐老师那样,看起来什么都懂。这里说「看起来」不是要去你伪装,而是,有些知识,你只需要「知道」,而有些知识,你需要通过工具和方法,变成「得到」,最后能不能「用到」,则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

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些我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比较简单的。记住,方法只有自己去实践了,才能变成自己的方法;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你按照别人的方法去反复实践后,你一定能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标准学习流程。

放过自己

学习的第一件事,我认为是要放过自己。

你不一定要学会所有东西,按照前面说的,我们把知识进入大脑存储的结果,分为这几种:

  1. 听过:有点印象
  2. 知道:对每一个环节比较熟悉,能回答出相关问题
  3. 得到:你可以教别人
  4. 用到:抽象出方法,用到工作生活之中

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听过」。但我们的焦虑感总是强迫我们要去「知道」,甚至「得到」。

其实没有必要。术业有专攻,我们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的东西。拿我来说,作为一个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钢铁直男,我并不强迫自己一定要知道所有口红的色号,甚至还能教别人怎么挑选 — 除非我对此有兴趣 — 否则,我只需要知道「口红是有很多种色号的」就够了。

再拿我上周写的《5G,新连接时代的机会》来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关注新科技趋势的人,你压根不需要看完,对你来说,知道「5G 到底是啥玩意」就够了,技术规格、产业互联网如何与之结合,这些对你来说,不需要强迫自己去了解 — 除非兴趣使然。

放过自己,还意味着,在阅读和学习时,也不一定要强迫自己读完或学完。

举个例子,我在「得到」上买了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程,相比经济学,我对互联网技术的兴趣更大,我经常在开车时候听,但我从来没有强迫自己一定要学会里面的方法或思考模式 — 但也有可能我在其它地方学会了这种思考模式,无论如何,这个课程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背景音(没有贬低的意思),我不强迫自己一定要学会,我也不强迫自己一定要每一期都听,如果我花 199 一年,能获得一两句让我深思的话,我认为这 199 花得就非常值了。

读书也一样,有些人买了书,一定要从头看,一直看到最后一个句号。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当你决定购买一本书时,你已经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而当你产生兴趣时,你可能已经了解其中一些东西,书本上讲的系统性知识,有些篇章你是不是已经知道,并不需要重复阅读?

放过自己,同时也意味着,你不必把朋友圈、订阅号、看一看里的文章全都看完。相信我,少看一两天甚至一个星期,你并不会损失什么,反而,你的焦虑感会下降,大事件你是不会错过的,在这个信息时代,没有人能轻易错过大事件,你并不需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去刷信息流。

可以说,70% 以上的信息,我们只需要「听过」,在脑子里留下那么一点点记忆碎片就足够了。

留出更多的时间,放在你需要「知道」的事上面,不是更好么?

在二手知识上重做探索

为什么我们会买付费知识?

因为老师们都给我们总结好了,我们觉得这样省时间。

但是,当你听完、阅读完,你依然只是「听过」,并不是「知道」。要做到「知道」,你需要把老师的探索过程重做一遍。

探索的过程,是最容易让人学到知识,真正把知识收入囊中的。探索这件事并不难,也不会花特别多的时间(当然,也不会花特别少的时间),但如果你已经做到「放过自己」了,那么,你要去探索的东西,其实就是你觉得未来能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谈资里的,它们是值得花时间探索的。

如何开始探索?

我们往往认为花钱买的东西价值更高,实际上,有两个免费的东西,充满了知识,我们却往往忽略。

  1. 维基百科
  2. Google/其它搜索引擎

这两个工具,应是你探索的开端。

我们直接拿案例来说,假设,我对「中美贸易战是如何发生的」这件事产生好奇,我希望自己「知道」。那么,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维基百科搜索中美贸易战。

在 Wiki 里正好有这个条目,我能在这里看到整个中美贸易战(截止于当前)的进程。

但是,这里只有进程,我还想理解根本的原因。维基百科做得很好的一点是,整个页面布满了链接,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通过链接进行关联。我很快就发现,在中美贸易战这个词条里,有这些重要的链接网络:

看来,我得看一点经济史相关的东西,才能搞懂中美贸易战。按照刚才的方法,我发现经济史里,有这些相关联的知识点:

看来,亚当史密斯这个人提出过什么重要的理论,这个理论可能能帮助我找到答案,于是我一层一层地寻找相关知识点:

于是我找到「自由贸易」,接着知道了「贸易壁垒」,在「贸易壁垒」里又找到了「比较优势」:

当我一层一层地去寻找,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大,好奇心又继续驱使着我往下寻找……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在探索的过程你会发现,当探索到某一层,你知道你已经搞懂为什么中国和美国会发生贸易战了,这时,你就可以停止往下深挖了。

我们不妨把这个例子和李永乐老师讲中美贸易战的板书做个对比,是不是有很多知识点是一样的?

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我们才能把一个知识从「听过」变成「知道」,然后我们才有可能将其运送到下一步:得到

那么,Google 到底有什么用?不是所有知识都能在维基百科找到,Google 才是最大的免费知识库,也不是所有网站都像维基百科那样,将每个知识点都用链接关联起来,这时,我们必须用搜索引擎去寻找一个一个知识点的解释。

探索是一个获得的过程,梳理才能得到

我个人是很享受探索这个过程的,但如果只是探索,不去梳理,那我只能享受探索完爽一下那种感觉,并没有真正「得到」。

所谓得到,就是在弄清楚一件事/知识的来龙去脉后,还能从这件事里总结出一些东西。要总结出一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只靠阅读,而同时要做笔记和思考 — 就像回到我们的初高中时光一样。

这里分享我的一个方法。

当我在维基百科和 Google 进行探索时,我会打开一个笔记软件(目前我使用的是 Bear,有人喜欢用印象笔记),我会将我探索过程中阅读到的内容 — 我认为重要的句子摘录到这份笔记里。

请注意,在探索的过程,是不去笔记整理的,都是复制粘贴,先不用管格式好不好看,将它们扔到一个「箩筐」里再说。

一旦我在探索过程中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满足感,我就会关闭浏览器,开始整理我在探索过程中收集的笔记。

整理,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是重要的一环。

对于中美贸易战这个例子,整理的目标是能将因果关系搞清楚,于是我会按历史发展的过程,将我收集的各种知识点附加在上面,再稍微添加一些自己的文字,把整件事的因果关系串起来。

这并未完全结束,真正的结束是,当你完成了因果关系的整理,你可以考虑是否在这篇笔记的头部加上一段摘要 — 这段摘要是你自己写的 — 你用自己的语言,用很短的话语,把这件事重新讲一遍。

至此,你才是真正的「得到」。

说出来,才能发现自己缺什么

得到之后,我们事实上还无法真正用到。因为我们只是以为我们得到,实际上一个知识点牵涉的其它知识点是非常多的,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探索所有知识点,但我们可以去补充那些我们要将这些知识用到工作、生活、谈资过程中,依然缺乏的知识点。

如何找到这些缺少的知识点?两个方法:

  1. 给别人讲一遍
  2. 写一篇公众号

我很喜欢在我获得了一个知识点后和别人吹牛,一方面觉得是炫耀,另一方面,能快速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因为当你和别人聊天时,如果对方也对这个知识产生好奇,她一定会问你一些其中的细节,即使她不问,当你在用语言来描述时,你也会发现你在描述某些细节时会有些底气不足。

别把这种情况当做是没面子,实际上这是很好地去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的方法。当你和 10 个人聊,发现有 20 个知识点你还不够了解时,你可能会很兴奋,你又有机会去把自己的知识体系补充完整了。

同理,写公众号也是如此。过去我写博客,现在写公众号,很多东西是我和别人聊天或看新闻时产生好奇,于是就找各种资料去研究,最后用我的语言,在公众号里表达出来。当我在写草稿时,我总能发现某些东西我讲不清楚,这时我就又开始探索,要么不去讲,要么一定要把这个知识点讲清楚。

懒做笔记,有时是因为焦虑所致

当我和一个朋友聊我要写这篇文章时,这个朋友说,你说的这些方法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他们就是懒、不愿意去主动学习、不愿意去探索、不愿意去做笔记、不愿意去梳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们得承认,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懒是必然的。这篇文章没法帮你解决懒惰的问题,实际上我也鼓励人们在那些不重要的知识上懒惰 — 也就是放过自己。

学习是一件好奇心驱动的事,虽然有时也因为利益驱动,但利益驱动后的依然是好奇心。当我们放下那些不必要的信息焦虑,真正花时间花精力探索那些我们好奇的东西,我们才真正「得到」知识。

在探索的过程中,书籍、付费知识、别人的总结都不是终点,它们是你探索的过程,千万不要以为买了一节课就得到了。用不加整理的方式收集、用优秀的工具去做笔记梳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甚至写出来,我们才最终得到。

14 条评论

  1. 中国人自小就被灌输社会达尔文主义,受这种斗兽场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知识阶层普遍比较焦虑,因为如果你不想办法超过别人,你就会被别人踩在脚下。因此咪蒙之流才会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中国人买课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来源于对课程本身的兴趣,而是来源于对身边人可能超过自己的恐惧。

  2. 楼上说社会达尔文的,社会本身就如此残酷,活在教会这样小确幸的社会社会中麻醉自己,只不过是掩耳盗铃,在危机之下暴露出的丑陋都不能用社会达尔文来解释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