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在 2020 年 1 月份的微信公开课说,会上线「短内容」,今天,已经有部分人开始参与内测,它的名字叫:视频号。
很多人会把视频号当作是微信和抖音、快手的竞争,如果从时间线上来看,有些人会认为是迟到的防御。在我看来,微信做「短内容」既不是竞争,也不是防御,而是微信无心插柳做成了中国最大的内容平台后的能力补全。
出发点不同,会导致产品战略的不同。拿抖音和视频号做对比,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
人们总是希望从微信里获得「红利」,视频号可能是一种有节制的红利,对于某些人来说。而对于另一些人,比如我,可能很难玩得起来。
我看到的不仅是视频号,还看到了微信持续从通信工具变成连接工具。
什么是视频号
简单来说,视频号是一套平行于公众号和个人微信号的内容平台,它具有如下特征:
- 入口位于「发现」,紧随朋友圈
- 完成独立的体系
- 内容形态以短视频为主,也可以发图片
- 每个人都可以创建一个自己视频号
- 每个人每天发布的视频/图片内容没有公众号的一天只能发一条的数量限制
- 视频号的内容发布,不依赖 PC,无论是发布还是查看,全在移动端
- 和公众号一样,视频号可以被关注
- 默认的视频内容按更新时间排序(内测阶段)
- 对于新用户,视频号内容的分发不完全依赖关注和社交,还有算法,目前算法介入不算特别多,在用户刚打开时,会推荐一些值得关注的视频号
- 视频号的内容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和群/好友
- 公众号和视频号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影响,但内容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打通
- 和抖音不一样,它有自己的产品哲学,内容并非全屏显示,强调互动
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版本的视频号。相比起第一个版本的订阅号,它是更完整的,但就像小程序一样,我们不应该拿第一个版本的产品去定义它未来的可能性,否则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的看法,非常看好,和非常不看好。
好的产品需要时间去发展,当然,不好的也是。
我们也能看到,微信也跟抖音一样,将「算法推荐」也引入到了内容分发机制里。把引入算法认为是微信对抖音的模仿我并不认同,我更认为,这里的每一种决策,都是对微信内容生态的能力补全。后面将展开来说。
无心插柳的内容生态
微信在 4.0 版本推出了公众号,在 2020 年微信公开课时,张小龙说,公众号的第一个版本不是给媒体准备的,定位是要替代短信。
为什么要替代短信?因为短信的接收是完全被动的,只要服务商有你的手机号,就可以无休止地给你推送各类营销信息。这是一种骚扰。
当时微信想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垃圾短信的问题。就像张小龙在做 QQ 邮箱时,解决垃圾邮件的问题一样。
然而,从公众号平台的域名 mp.weixin.qq.com 来看,mp = media platform ,它从一开始就不单纯为了解决短信的非主动获取问题。
张小龙在做微信之前,做的是 QQ 邮箱,如果你是 10 多年前的 QQ 邮箱用户,你可能记得当时 QQ 邮箱里有一个 RSS 阅读的功能。这是张小龙团队做的,这个团队后来一部分成员转移到微信,其中一部分成员参与了公众平台的构建。
在 RSS 阅读这件事上,微信团队是有深厚积累的。QQ 邮箱的 RSS 阅读可能不算是非常成功的产品,但这些积累,会让他们思考,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 RSS 阅读应该长什么样,或者说,有没有可能,订阅型短信和 RSS 阅读是有相同之处的,有没有可能,它们可能是同一件事。
记得我还在极客公园做媒体的时候,我第一时间申请了公众号,当时张小龙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话:
或许他早已想到,博主们,会尝试使用微信公众号,但正如他在公开课所说,最早的第一定位,其实是要替代短信,张小龙、微信团队可能没有预料到的是,微信公众平台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内容生态。
所谓生态,是指,在这里有:
- 大量的内容创作者和阅读者
- 内容创作者找到了商业模式
- 有促进商业模式走得更远的第三方服务商
你可以说,这是无心插柳,也可以说,因为微信团队的基因(做过阅读工具),决定了他们无论如何都会走到构建内容生态这一步。
我们很难从果去推导因,认为微信团队在内容生态这件事上早早做了部署,因为这个内容生态虽然繁荣,但缺失的东西也非常之多;也无法说,内容生态的繁荣,完全是因为公众平台做得好,因为内容与人的连接是依赖基础通信设施的,微信本身就是一个基础通信工具,作为工具如果微信没有做得足够好,内容生态也无法建立。
我更倾向于认为,微信对阅读,或者张小龙对阅读是有「预谋」的,但生态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期,于是,微信需要对生态做一次能力补全。
公众平台的能力缺陷
虽然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是一个内容生态,但它依然有各种能力缺陷。
短内容生产者缺失
公众平台虽然在过去两年支持了仅发图片、仅发视频这两种文章形式,但这终究是打补丁,公众平台自始至终并不适合非长文内容创作者。
无论从 PC 端的创作平台、微信移动端的展示、用户转发出来的文章,都在客观地表达一个事实:
公众平台是给那些花足够长的时间,写有深度文章的人使用的,只有这样做,文章才有更大概率火起来。
作为一个内容创作爱好者,我是认同的,我的文章很长,你现在看的这篇文章其实我思考了很长时间。
但无法否认的是,有一些内容,它们也是受欢迎的,有些人可以用 140 字写出一段很有哲理的话;有些人可以通过 1 分钟的视频,告诉你你思考了 1 个月都想不透的道理 — 仅仅是因为他有经验,他能随口就说出来;还有些人,他们 12 秒的视频,能表演出一个让你 wow 一声的高难度动作……
公众平台的现状,让这些短内容创作者很难进入,他们即使进入了,在这个生态里,也很难发展起来。
他们想进入微信的内容生态,因为他们的受众在微信,但微信,并未为他们提供足够好用的创作和阅读工具。
移动化创作方式缺失
虽然微信推出了订阅号助手手机客户端,但由于历史原因,绝大部分内容创作者还是在 PC 上进行文章撰写。
现在已经是 2020 年,除了坐在办公室里,我们用手机的时间远远多于我们用电脑的时间。
微信到目前为止,并未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一个好用的移动创作工具。
这里有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公众平台刚推出时,移动互联网刚兴起,它对于内容的定位更倾向于有深度的长内容,这样的倾向导致创作工具的产品选择更倾向于 PC 端,而后,纯文字的长内容成为了微信内容生态的主流,已经进入微信内容生态的创作者已经习惯于使用 PC 端生产了,他们自然也不渴望一种移动生产方式,况且,长文真的不适合在手机上生产。
然而,如果我们结合「短内容生产者」这个新的作者人群来看,一个让他们用得爽的移动创作工具是有必要的。
钩沉方式的缺失
这个时代,人们是喜新厌旧的。
无论昨天在多么沉痛的情绪当中,今天一个新的娱乐热点出现了,他们能飞快地从沉痛中抽身,开开心心地开始吃瓜。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有好有坏。
好处在于,每天都有热点,每天都可以蹭热点。
而坏处是,你花了一个月写的一篇文章,当天消费当天结束。对你来说,ROI 是极低的。比如对于我来说,我 3 年前写的《小程序想要什么?》时至今日我自己看,都认为依然适合,但这篇文章不会再次被人看到,它早已经石沉大海。
据我了解,微信搜索团队正在发力,这是对内容的一种钩沉方式,还有没有可能,存在另一种不以时间为排序的内容呈现方式,把好的内容重新呈现给新的阅读者?
中距离广播能力的缺失
我是把朋友圈当作微博使用的人,我身边很多朋友也是,当然,很多朋友也不是。
之所以把朋友圈当作微博来使用,是因为作为一个过气网红,我经常有一些自我认为良好的观点,想和朋友们分享。但限于微信只允许 5000 人查看自己的朋友圈,我无法把广播能力扩大。
为什么不发文章?
因为这些只言片语还不足以支撑一篇长文,还不足以像这篇文章一样,值得我花足够长的时间去思考、去推导。
这种内容是介乎于朋友圈和公众号文章之间的,它们想冲破 5000 人的圈层,但又无法形成一篇文章。这其实也是一种短内容,微信没有对这种短内容提供适当距离的广播能力。
低创作门槛的缺失
这个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也不是创作者。每个人都某个或某些特定时刻,他是一个创作者,但在其他时候,他是一个阅读者;而另一些人,则是专业的内容创作者。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他们在某个时刻有「广播」的欲望,于是他们注册了一个公众号,花数小时写了一篇文章,然后发到了朋友圈。
然而,他们比我还「懒」,我好歹一年更新一两次,他们发完一篇文章就再也没发过了。
当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持续写公众号时,他们往往说,「写文章太难了,写出有深刻观点的内容太难了,没法持续写」。
是的,写一篇深刻的文章真的很难,除非你是专业的内容创作者,且你有足够多的摄入,否则你很难持续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这类既是创作者又不是创作者的人是存在的,微信公众号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以至于他们在发布完第一篇文章后,很难再发出第二篇。
第一种压力来自内容篇幅,觉得不够长的文章深度不够,不好意思写。另一种压力在于,我有了几百上千个粉丝了,我要定期更新了,我不更新就对不起我的粉丝了。
或许,微信可以给这些人,提供一种低创作门槛的方式,让他们在某个时间变成创作者,在另一些时间,无需为周期性创作感到压力山大。
被动获取能力的缺失
公众号的核心机制是:
- 用户主动关注公众号
- 用户收到公众号的推送
至于用户如何发现公众号,大多数来自朋友圈、群和已关注公众号的推荐。
人是懒惰的,很少人会主动搜索、主动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大多数人的微信好友只有数百人,他们能从朋友圈、群获取的新信息是有限的。
虽然微信做了「看一看」,某种程度上来看,它是内容的一种「发现」机制,这种机制对于我这种有 5000 好友的人是很有价值的,我每天都能看到我的大量好友投票出来的好文章,但对于我母亲这样的,通信录不到 100 的人,她的「看一看」几乎只有我推荐的文章。
人有获取新信息的需求,但人又是懒惰的,机器推荐自然成为了一种合理的给懒人推荐内容的方式。
我有观察到微信也在做相似的尝试,在订阅号文件夹偶尔会出现「推荐关注公众号」,在某些公众号文章底部也有「相关文章」,在看一看里也有「热点话题」,搜一搜里也有「热门搜索」。
或许这些还不够,至少还无法满足像我母亲这种人的需求,于是她现在每天都在看今日头条。
微信肯定也会做机器推荐的阅读,但它的机器推荐我相信是和其它的机器推荐不同的,因为微信里有人们的社交关系,它的机器推荐里,相比起其它产品,会更关注内容质量、参与者的质量、参与者与本人的社交关系等因子。
这个缺失的能力,我们已经看到微信在「视频号」里开始尝试了。
长尾内容的缺失
我从 2007 年开始写博客,到现在已经 13 年。
在博客时代,我有蹭过热点,也写过很多和热点完全无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数是我喜欢研究的某个领域,我把我的问题研究出答案了,于是写成了文章。
这样的文章注定不会有大量阅读,正如前面所说,人们往往首先倾向于关注热点。
然而,放在 13 年的时间长河来看,这些文章被阅读的总次数并不低。阅读者往往来自搜索引擎,有一批也对这些「冷门话题」关注的人,他们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我的文章。
这些内容,可以用「长尾内容」来概括。长尾内容满足了长尾人群。
听起来长尾是小众的意思?不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尾,无论是内容创作者还是阅读者。一个人的长尾需求是小需求,但当人数放大到微信月活的 11 亿人口,对长尾进行累加,这些长尾的总和极有可能超过头部的内容,如上图橙色部分的面积,它并不比蓝色部分的头部需求小。
微信的长尾内容缺失可能是 2 个原因导致的,一是氛围。大量关注热点的媒体进入公众号并获得成功后,对长尾内容是一种打击;二是微信没有合适的「被动获取机制」,让长尾内容呈现到长尾需求者面前。拆解下来,是搜索和推荐做得还不够好。
为什么是视频号?
对于微信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产品早期,它思考的是怎么做,现在思考的是,该做什么。
结合前面两部分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推导:
- 微信已经构建了中国最大的内容生态
- 对于长文产品怎么做,微信已经很清楚
- 内容创作者不止是长文创作者,他们还包括短内容创作者、间歇性创作、移动创作者
- 阅读者也不止是长文阅读者,他们对其它内容形态也有需求
- 在这个阶段,微信该做的是,新供方与旧需方的连接
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
新的供给方 = 微信未满足的内容创作者。
旧的需求方 = 微信的 11 亿用户。
市场上别的产品,比如抖音、头条,以及腾讯其它部门做的 10 多个短视频产品的尝试,都在帮助微信做印证,如果要先选择一个能力补全,那应该选短内容,而如果从短内容里再优先选择一个,毫无疑问是短视频。
于是,就有了视频号,新的创作者的需求被满足。
于是,视频号的创作、发布、阅读都在移动端进行,创作门槛被降低。
于是,就有基于算法、社交关系、群体参与、内容质量综合考量的推荐机制。
于是,长尾内容能得到更好的传播,短内容能获得有效的广播,老内容也能被算法钩沉。
这几个「于是」,既是目前微信在视频号的探索,也是我们对微信视频号的期待。
对于一个微信新生的产品,媒体总习惯于过度解读,认为它将会多牛逼多牛逼,认为它会颠覆谁又颠覆谁。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微信事实上是对内容生态的能力补全,而不是要去颠覆谁,而补全,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只补全一个功能,它的路还很长。
为什么说视频号并不对标抖音?
聊这个话题前,不妨先聊聊腾讯其它短视频产品。
我没有统计过腾讯到底做过多少款短视频产品,我们在各种综艺节目听得最多的,可能是「微视」,但微视多多少少并不算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产品。
网上能查到的是,腾讯自己一共做了 16 款短视频产品,网上基本存在两种评价腾讯做不好短视频的观点,一是以 PGC 为主的短视频产品,编辑推荐的内容不行;另一种观点是腾讯不懂年轻人。
这两种观点可能都不妥当。除了媒体,我们很少会认为一个产品做得不好,是运营做得差,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合理的设计,运营再怎么发力,都无法力挽狂澜。
而说腾讯不懂年轻人,这个观点的荒谬之处是:
- 认为短视频只服务于年轻人
- QQ 可能比大多数互联网产品都懂年轻人
于是这个观点也很难成立。
我们在学校考试时,可以躲过监考老师,把邻桌的答案抄一遍,这样我们也能拿一样的分数,但我们其实无法理解为什么答案选 C 不选 A,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懂,但放到产品上,是容易被忽略的。领导说,我们看着抖音眼红了,也要搞短视频,你的团队接了任务,觉得自己有的是人才,有的是流量,有的是钱,只需要看着它的功能抄一个,就一定能成。
那结果可能是,你一定能抄出来,但你可能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没有蓝图,如何构建楼房?对用户没有深刻的洞察,你怎能判断下一步该做什么?当竞争对手都没有做下一步时,你还能从哪里抄?
与其抄一个产品,不如做一个产品。与其做一个产品,不如把已有产品里还未能很好满足的人群,用「能力补全」的出发点,去完成产品的更新迭代。
绕这么一个圈子,不是想去说腾讯其它团队做得不好,非要吹捧微信,而是想反复说明一个观点:你的出发点往往决定你能走多远。
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做一件对标别人的事,那你的天花板就是「别人」,在整件事里,你可能永远做不了自己,永远跟着别人走。
近几年我也在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产品经理,我深刻意识到,在创业阶段、在产品定位阶段,如果我们就为了去 PK 某个产品,会很容易陷入不从用户需求角度思考问题的困境,从而不花心思和精力去理解供需双方的需求,导致产品失败。
对于微信来说,用户已经在微信上了,用户有阅读短内容的需求,而供给侧的内容创作者又有创作的需求,微信只管去做「能力补全」,并不需要,至少在这个阶段并不需要去思考,它和抖音是什么关系。
晚到的视频号并不适合所有人
从时机上来说,微信推出视频号这种短内容形态是有点晚的,或许它应该在三四年前就推出。
但迟到总比不到要好。记得我在 2018 年和一个微信产品经理聊天时,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其实作为一个外部的人,我们对微信一直有各种期待,但正如我自己在创业和做产品时,外部的人也对我有各种期待。但只有我在做产品时,我才知道什么东西是当下最重要的,是当下应该放在第一优先级去做的。
或许对微信来说,选择这个时候去做「能力补全」的事,是最佳的时间选择,虽然我们看起来有点晚,但依然在他们的节奏里。
除了短内容,微信内容生态需要补全的东西还依然很多,微信公众号目前已经支持了单篇文章付费、支持了公众号问答,相信还有很多我们期待已久的「补全」会真的逐步补全。
曾经有一个微信的产品经理跟我说,每当微信推出一个新功能,羊毛党总是蜂拥而至。
是的,这是一个「流量思维」盛行的年代,而微信又是用户时间总和最大的 app,每当出现新功能,就会有大量的人进来「挖流量」。
而我对微信又特别有信心,拿小程序来说,早期确实存在很多「挖流量」的方法,在小程序发展的这 3 年,「挖流量」已经越来越难了,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慢慢地沉淀下来了。相信在「视频号」初期会存在「挖流量」的机会,但这个窗口期,可能比小程序的还要短。毕竟微信团队身经百战见得多。
视频号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不适合我这种在电脑后面写字洋洋洒洒,一露脸就紧张的人,也不适合喜欢写长文章的人,对于我们这类人,或者说,对于我们这种已经习惯并使用公众平台的人,要把视频号玩起来并不容易。
但对于有短内容创作需求的人,视频号相比公众号是更轻便、更容易获得广播的方式。
相信所有内容创作者都会去尝试视频号,最终会有一波创作者分流到视频号,有一波回到公众号,有一波会两栖,还有一些,可能会等待微信下一次的能力补全。
人 – 内容 – 服务
2012 年,我写过一篇《如果微信是新浪的》,当时我在文章里画了一张这样的图:
这张图的意思是,通信是微信的核心,微信作为通信工具,用通信来连接内容、交友(群)和其它功能。
时间已经过去 8 年,这张图也该更新了,我现在对微信的理解是:
微信不是通信工具,而是连接工具。
微信里有 3 个主要的连接对象:
- 人
- 内容
- 服务
这 3 个对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连接,比如:
- 人与人之间,通过聊天连接
- 人与人,还能通过群和小程序连接
- 人与内容,可以通过公众号连接,也可以通过朋友圈、搜索来连接
- 人与服务之间,可以通过小程序、支付、搜索来连接
- 内容与服务之间,可以通过小程序进行连接
- 内容与内容之间,服务与服务之间,也可以进行连接
- ……
于是,有了这样一张图:
支付也好、小程序也好、搜索也好、群也好、机器推荐也好,都是这 3 个对象,对象内部、对象与对象的连接手段。
微信接下来,可能会基于「连接」这个主题,去扩充和补全每个对象向下拆解时的子对象,并为子对象提供连接手段,拿内容举例,将是:
基于这个观点,我们来回答这篇文章标题的问题,「微信视频号想要什么?」
它想要创造更多的连接,这些连接的需求存在已久,现在是能力补全,未来几年,可能依旧是「未完成」的状态,但值得期待,值得参与,值得学习。
其实微信虽然强大,但是太封闭。固然在国内没问题,但是如果是跨出中国呢?另外,在我看来,微信的产生其实分流了大量没有耐心写博客的博主(毕竟博客的文章要更长,更有逻辑)。大多数人更喜欢的是短平快,比如朋友圈的分享之类。大浪淘沙,最终留下的博客,即使更新不勤快,至少是可以值得一读的了。
微信要是能允许匿名制注册并且政治中立,我相信会赢得更多的用户支持。现在的微信实名制注册+政治不中立,让许多人不敢信任微信,不敢在微信上自由交流。
那就乌烟瘴气了,根本没法看都,什么牛鬼蛇神、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都出来了!
quote
“除了媒体,我们很少会认为一个产品做得不好,是运营做得差,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合理的设计,运营再怎么发力,都无法力挽狂澜。”
这句话我读了很久,都读不懂。
谁能举个例子解释一下吗?
谢谢
或许淘宝代运营公司是个好例子
满足用户核心需求是关键,运营是拉来用户体验产品服务|来的用户尽可能提供参与机会的,如果你功能服务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不care 产品本身,那么过来就过来了,然后就走了。
今天看了mactalk公众号发的视频号,感觉有戏。
视频号现在看有点儿尴尬,短视频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感觉微信这是在拾露补遗有点儿亡羊补牢之嫌!
倒是公众号这几年的沉淀后依托于微信的生态正在成为一个阅读生态闭环!很有点儿独领风骚的感觉!并且前景也非常的好!
这些产品,只要玩的精,就不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