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这个光是名字就在中国饱受争议的微软搜索引擎,终于在6月1日儿童节正式开通了中国区的访问,中文译名正式确定为“必应”。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必应的本土化工作很粗糙,许多特色功能并没有在中文版中实现,所以这篇文章就从中文版已经定位明确的三大搜索功能入手,看看这个新鲜的搜索引擎有什么有趣的东西,来看看从中我们又能获得怎样的搜索体验,看看这个Bing是有求“必应”,还是微软新的“病”。
Bing的名字
1.叫Kumo那个微软新武器
在《Google的杀手们》文中曾经提到过Kumo这个名字,那个时候微软尚未决定产品最终的名字,从字面意思的解释上来讲,Kumo这个名字,比较有内涵,大众的接受度也还是可以的。虽然如此,但可能其在日文中的丰富内涵,依然没有美国本土母语那样亲切,所以微软最终弃用了这个双关的名字。
2.Bing是个拟声词
微软在Bing发布时说,Bing就像是一个声音:当操作电子产品时,用声音反馈正确的操作,如发出Bing的一声确认,而微软期望他们提供的搜索结果,也可以像那样,给使用者直达目的获得准确结果的感受。其实熟悉外国文化的朋友,对Bingo这个单词应该印象十分深刻,中文翻译为“宾果”,实际上是源于一个游戏,第一个答对的玩家喊Bingo表示胜利,这个游戏在国外很流行,所以他们也会很自然的接受这个接近Bingo的词——Bing这个新名字。
3.当英文单词遭遇中文拼音
很多老外学中文时,都不禁感叹中文的博大精深,而最令他们头疼的莫过于中文中的多音字。同样的发音,在英文中为数不多,而在中文中可以找到无数个,当Bing这个词汇出现那天起,其从形到音都符合中文拼音的条件,所以Bing在中国就有了“病”的民间称呼,可能这也是微软没有顾及到的,尤其是“病”这个遭人厌恶的字眼。还好微软中国及时打了圆场,起了个蛮有味道的中文名字“必应”,有求必应,很直观很好记。
不甘寂寞的Bing首页
1.色彩缤纷的第一印象
之所以说Bing不甘寂寞,是因为它并非像Google那样,采用最简洁最直观的首页,反而走起了花哨的路线。Google创始人曾经说过,他们不想让Google的首页出现任何多余的东西,充满变化的Logo和直奔主题的搜索栏就是Google想在首页呈现的重点,强调品牌与结果。
而微软用一张不小的彩色图片吸引用户的眼球,一张这样的图片可能影响不了多少速度,但是这无疑会造成一个视觉的转移,当图片与文字排列在一起时,最先抓住眼球的通常是图片,而Google在首页那唯一的图片,就是自家的品牌LOGO,无论是从品牌文化还是从实用程度上来讲,Bing的首页配色,从用户体验角度,都不太适合应用在搜索引擎上。但是,微软就是要不一样,从视觉欣赏角度也无可厚非。
2.自家产品排排站
Google是个搜索起家的公司,所以旗下N款产品大多也是围绕搜索开始的。而微软与其不同,抛开其在单机领域的辉煌不说,其公司不断向互联网输送新的血液,如MSN、Windows Live系列产品等,它们离“搜索”较远,但同时都是与Bing处在同一层级的自家产品,于是大家就可以在Bing首页的顶部,看到微软惯于使用的旁敲侧击宣传手段,上面赫然列着这三款产品的名字。它们是把用户转移到“搜索”之外的自家产品上,这就是与Google强调搜索在本质上的不同。
3.与美国总部的那道墙
搜索的本质
1.分类的结果
搜索的本质就是结果,当然百度的那种结果是搜索的变质,这里就不再多言。Bing强调的是分类结果,从搜索结果页的左侧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结果分类栏,虽然现在还不完善,不过这个栏将来应该可以带来更多有趣的东西,只能说就目前的情况看,本土化做得并不怎么样,相关搜索提供的推荐关键词甚至可以说是无厘头。
2.页面的留白
在美国原版Bing中,这个右侧的区域留白,是为了实现鼠标悬停在结果时,展现网页进一步的详细信息,而中国版显然没有开放这个功能,但愿是技术原因尚在制作。现在整个右侧的页面是空白的,而不像Google是用一个横栏贯穿,这块区域将来一定会有不少抢眼球的东西。
3.高级搜索
添加【搜索条件】,也就是增加搜索的关键词,每次只能添加一个关键词,可以改变搜索的条件。
【站点(域)】这个搜索还是比较方便的,像站内搜索那样搜索在指定网站中的结果,或者屏蔽某些网站后的结果。
满足全球【语言】的搜索需要,当有多种语言的结果出现时,可以在这里选择母语的结果。
搜索图片的乐趣
1.无缝的结果
虽然对图片显示速度会有一点影响,但是这种显示方式可以让浏览过程变得稍微流畅些。随着页面向下滚动,逐渐呈现出更多的图片搜索结果。其实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Google Reader也是采取类似的形式供读者查阅,节省了用户等待的时间。
2.看图不识字
直接反应图片结果的就是图片的缩略图、标题、大小和归属网站,其中这图片的标题可以说必应的一大败笔。版面的空间有限,呈现完整的图片标题显然是不现实,于是Google使用…等符号来表示标题不完整,而必应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断断续续的“文字”,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某些字根本显示不全,不知是否该称其为文字。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用一种给以提示的符号代替,总比不着边际的要好。
3.原来图片可以如此分类
在左侧栏,可以分别从图片的大小、布局、颜色、样式和人物的角度区分结果。
在【大小】的分类中,我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分类——墙纸,于是好奇的试了几个不同的关键词,通过网址来看,应该是满足1280*1024分辨率的才算,但是到最后也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结果出现。
在【布局】分类中,我看到“方形”这个分类,难道这能搜索出正方形的图片?结果告诉我,并不全是正方形的图片,很多近似正方形的图片也在里面,但是长宽相差将近200的图片也在结果中,就有点让人不解了,或许以后会改善吧,这个分类对于制作头像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
【颜色】分类就比较惨,也许是技术还未达到那种区分颜色的高度,现在只能搜索“彩色”和"黑白"。
【样式】这个分类还不是很明确,“照片”和“插图”的定义究竟是什么,照片就不能是插图?
【人物】分类比较有意思,它不但能搜人,还能搜有头的人和有半身的人,貌似说得有点恐怖- -,其实就是头像和半身像,结果中虽然参杂着许多无关的东西,但是半身像这个搜索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不太一样的视频搜索
1.最快的预览方式
搜索视频最迫切的需要就是预览视频,相比其他同类服务,Bing这次可算是有了独到的突破。只要将鼠标移动到视频缩略图上,就可以快速的预览视频的小片段,从而获悉是否为自己需要的结果。而想停止预览时,移开鼠标即可。
当然TechCrunch也发现了有趣的东西,可以利用这个简短的快捷预览,免费观看成人影片,其实成人图片也是一样的。
2.分类方式
按【时长】分类比较适合搜索超短片、MV之类的视频。
【屏幕大小】分类不如叫屏幕类型更妥当,是按照标准4:3和宽屏16:9视频分类的。
【分辨率】高中低三档分类,从实际搜索的角度我是对这结果相当的不理解- –
【视频来源】可以很方便搜索来自某一特定视频网站的视频,自从Youtube被墙后,Youtube不出现在列表中可以理解,但连cctv都被纳入列表,不得不令人对这个列表有所怀疑。
直面Google的Bing
目前来看比较可悲的就是本土化的进程显然很慢,对比美国的Bing和中国的必应,少的功能可不止一两个,尤其是TC所指出的Porn Search Engine名号,在中国版上显然永远也不会体现得出来。所以说,还是像Google那样,谷歌和Google是两个不同的产品,Bing和必应也是一 样,如果想真正的体验这款产品,请访问美国版的Bing主页。
三大主打业务就是这样,资讯、地图和人气榜等服务尚在建设中,与总部的功能对比还很弱。看得出微软很想将Bing的领域沿着Google的路扩大,但是很明显Bing目前来看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做,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更深入的去做产品的细节,一味的扩大并无益处,如果搜索引擎连搜索的基本功能都不能令用户满意,那么就算其五颜六色、华丽无比也是令人乏味的。但愿微软能将Bing坚持做下去,不要再重蹈自家Live搜索的覆辙。
Google杀手这个名称的提出就是将Google推上神坛,总拿Google说事,对于任何一个同类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但是市场竞争面前,就不能惧怕与对手做比较,有东西能与对手竞争才能生存下去,改良设计也是一种成功的设计方式。与之相反,如果自己做的是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而且还不如别人做得好,那不就成巨资打造的新“病”了吗?
感觉除了视频预览没什么特色
当你用bing搜索到XX内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视频预览有特色
貌似bing被河蟹了…上不去了
bing.com才活了一天,就被封掉了…
真是不敢想象,和谐反应速度真快…
视频预览的确不错。
美国原版被河蟹了,但是中文版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中文版同样沦陷了,全活不过一天
下午可以访问中文版,晚上已经不行了
你经常用?
真的是病了一样,中文版少了很多东西!
没有ncr参数,
被淹了的中文版一点儿也不喜欢,
而原版的又得费劲儿上,
真伤心。
视频搜索预览还是不错
前排占座!
从twitter看到直接过来的,结果还是连地板都没抢到。。。
这次三个作者撞车了,看来不只是留言要抢,发文章也要抢啊。
每个作者切入的观点不同,就不存在撞车一说。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同样的东西,不一样的体验,
多点声音,自己实践,才能有收获。
中文版太差了!
微软的饼不错哈哈哈
对于撞车,并不推荐共同撰文,毕竟风格有差异。
可以考虑下在文章后面补上相关文章链接,让有兴趣的读者去看
地图服务不是很好吗?为什么楼主说“还在建设中”?
实际使用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功能并未全国开通,只是小部分城市可用。
你指的是实时交通功能?好像google也是一样的。
我这里怎么视频预览只能出声音,图像不动啊……不好意思的说,我搜的关键词是porn……
中文版的确实功能不全,不过可以用伪中文版,也就是全功能中文版。
方法:
1,访问 http://www.bing.com/?mkt=en-us 选择 United States – English
注意:以后访问 Bing 必须在 bing.com 域名前加上 http://www.,直接访问 bing.com 则会跳转至 cn.bing.com
2,访问 http://www.bing.com/settings.aspx 从 Display 选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Chinese Simplified ,在 Search Language 复选框中勾上自己希望搜索结果中出现的页面语言,推荐勾上 Chinese Simplified、Chinese Traditional 和 English(附加:将 SafeSearch 设为 Off,搜索成人内容才不再有提示阻碍)点击 Save Settings 保存设置按钮
其他两位的文章页写出来嘛,一起看看,毕竟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的。可能吧。
昨天我试用了一下微软Bing,中国版的Bing基本上是套了外壳的live search,搜索的结果和live search完全一样,可能中国版的bing还没开始技术转移,但愿是如此,否则的话,“必应”真的应该叫“病”了。
关于英文版的Bing:
我觉得搜索引擎的争夺战已经完了,Google在美国占据将近70%的市场,除非Google有什么行差踏错,光靠技术上的改进是无法撼动Google的地位的,况且这还是不懂互联网的微软。我们可以看看国内的百度与谷歌,谷歌的技术明显是有优势的,但如果没有“竞价门”,谷歌今年的增长不会如此之快,当然,这还和谷歌团队的不懈努力有关,但微软有这样的恒心么?
微软毕竟是在这个领域混了几十年的,什么样的风浪都见过了,没必要担心微软有没有这个恒心,更不用担心微软有没有这个技术。就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消息,MSRA的语义搜索与字形搜索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去年我们还帮助MSRA建立字形数据库来着。如果在这两个方面着手,Google会很难堪。
以桌面作为主打这是微软的老传统了,想要一下子完全扭转过来还是很困难的,至于首页的设计,我想微软为了与以往的产品,包括桌面产品与互联网服务在CIS上统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如果微软脱离自身的CIS搞出一个完全不同VI的搜索引擎出来,那么这款搜索引擎的后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现在微软所要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就是Google在搜索引擎市场上巨大的品牌号召力。Google几乎已经成为了搜索的代名词,要在这个层面上击败Google,那是相当的困难的。
反正同样的网站,
那就微软的搜索引擎收录最少,
不管是叫礼物还是冰。
其实觉得微软更笨就不在乎这个,
有份额没份额都不会让它饿死,
反正病的不可救药了换个马甲换个商标继续。
希望这次能真的有点起色。
有多了一个不错的搜索选择,有竞争就是好
个人感觉还不错,至少是微软帝国迈向地球帝国的一步重要棋子,搜索引擎至关重要。只可惜微软认识到这一点为时已晚,如果当时视窗在互联网初期推出强大的搜索引擎服务,那还有后来的Google。
刚才在CB上看到搜索porn,再去已经晚了。
PS:干嘛在儿童节开通呢,应该再等3天,译名“兵”
只要求bing是个竞争者,击败google还是希望渺茫的。
试了一下,和谷歌一样,一CN很多就限制了。不知有没翻墙后google的功能
如果http://www.cuil.com/
进军中文市场就好了,团队核心曾在google混~
最要命的是Bing美国版和必应中国版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用必应感觉不如Google,只相当于LiveSearch的水准,美国版的Bing才是微软现今真正搜索技术的表现。唯一的问题就是美国版Bing访问速度有点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