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大家所知,现在可能吧并非我一个人在写,还有Franky、郑勇、LonelyJames,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blogger。在可能吧转为多人博客后,我看到的反馈情况是良好的,大多数读者对可能吧的发展是表示赞同的。
这一改变对于我个人来说,带来了心理上的变化,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我坚定一个信念:多人博客才是博客的未来。
这里讨论的博客不包括像阿禅日记这样的以个人记事为主的博客,而是以传播价值为主的博客。
单人博客的困境
“万事开头难”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博客里不是。
要开始一个博客是非常容易,你可以在BSP随意申请一个博客空间,也可以购买域名、空间构建自己的独立博客。接下来,你会很努力地写作。
这一切都源自你开始时的激情,源自你对博客的期待,你认为博客能给你带来点什么,所以一开始你很拼命地写。
然而,在博客写作里,“坚持”却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博客慢慢地不再更新,因为它们找不到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些原因可能是:
时间问题
没有时间写是大多数人停下来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正如之前在“可能吧什么时候停止更新”里说过,写博客可能更多的时间是花在阅读器上,看阅读器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写博客?
工作冲突
可能是工作让你与互联网隔离,也有可能是工作让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写博客。
话题缺乏
如果开始的时候选择的博客话题过窄,并强迫自己只去写这个话题,很快你会发现话题越来越少,因此,选择一个宽泛的话题是很重要的。
过分追求完美
过分地追求完美会让自己难以写出一篇新文章,因为你可以会认为“这个话题不好、这篇文章观点不够深刻”于是就放弃一篇本来值得一看的文章。
基于上面的原因,单人博客可能会走两条路:
1、停止更新或降低更新频率
2、文章质量降低,或干脆转载其它网站或博客的文章
多人博客的好处
根据前面说到单人博客的缺点,我们很容易能联想到多人博客能解决这些问题:
更新频率
多人(N)撰稿博客的更新频率将会是原先的N倍
话题更阔
每个人所关注的焦点都不一样,只要博客的作者们不偏离博客的中心主题,话题是可以有很多的。
拿可能吧来说,目前的4个作者所关注的热点都是不一样,比如郑勇是关注网络营销的,而Franky更关注web2.0、设计和体验。
更多的思想冲击
制造更大的影响力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多人博客成功的例子,最为注目的是TechCrunch,我不认为如果只有阿灵顿一个人来写,TechCrunch能影响一个网站的生死。
多人博客的管理
多人博客并不等于BBS,BBS是相对比较杂乱的,而博客不能变得和BBS一样乱。
我在可能吧作者讨论群里写了一份文章发布规范,必须有统一的规范才能保证文章的质量,否则就会和BBS一样-鱼龙混杂,难以找到高质量的帖子。
这个规范不但是规定文章的格式,还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博客宗旨。
没有纲领的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博客也一样,必须有一个可以努力的目标,才能让博客制造更大的影响力。
可能吧的其中两条宗旨是:
1、确保kenengba.com为最优秀的中文博客之一,给读者带来头脑冲击和知识
2、文章的宗旨是,用最快的方式传递你的想法,即便要折腾自己也不折腾读者
而在写作方面,我们也做了相关的规定,主要有:
1、文章至少有一张插图。文章第一张插图宽度不小于400px,最优宽度是520px.
2、文章前一段(或几小段)最好为引言,接着插入一张图片。
3、引言不长于200字,在引言和图片之后截断文章。
4、使用“格式”来更改文字字体和大小,不使用“字体”和“大小”下拉框,建议不要使用<h1>。
5、建议使用多采用缩进功能,因为这样文章会看起来更舒服。
6、建议每段文字不超过4个句号。
7、建议图片使用png格式,文章内部图片宽度不能大于480px,否则会造成页面撑破。
8、文章长度不宜过短,但这不是必须的。
9、文章分类只能选择或新建(不建议新建太多)一个,标签可以多个,中间用英文逗号分割。
10、适当使用“加粗”、“下划线”、“斜体”、“不同颜色”来调调重点。
投稿和多人撰写的不同
当我发布“可能吧作者扩展计划”后,有些朋友问我能不能投稿,我的回答是不能。
博客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内容。博客是具有人性的,突出人的重要性,而非信息。
在我的想法里,博客应该缔造一种公信力、影响力,而这两种“力”的产生和扩大的根本在于人和时间。在我订阅的博客里,我最喜欢看的是个人博客,而不是新闻,也不是只写新闻的博客。我必须看到那个活生生的人才能感受到博客的价值输出。
信息是免费的,价值输出和思考是无价的。
回到投稿的话题,投稿的主要问题是作者不固定、可能一个投递者只会出现一次,读者根本无法更多地感受到他的价值观。而在多作者形式里,作者是固定的,读者可以一直观察不同的作者,可能一部分读者喜欢作者A,他们会更关注作者A的文章,这是投稿方式无法做到的。
另一方面,固定作者方式也更便于作者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为博客的“纲领”而努力和提高自己。
写博客为的是享受
Zousuper说他写博客是因为自己饥渴,我同意他的观点。
在目前的中国互联网现状下,中文博客是几乎不可能赚钱的。在中文博客Adsense分析报告里可以看到,广告的点击率和单价都是偏低的。知名博客AW告诉我们,他的博客一年只有3000元人民币的收入,3000元用来支付博客空间等的费用只是刚好足够而已。
所以,我们写博客更多地是为了享受,享受写作的过程,享受获取信息的过程,享受与读者互动的过程。
如果你有兴趣享受这个过程,可以考虑加入可能吧,但必须清楚的是,没有人民币,更没有美元。
给读者的建议
在另外3个作者的文章下,我看到了不少类似这样的留言:
1、绿条呢?
2、还是Jason的文章好看
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每个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不可能每个人写的话题、排版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接手一个博客并不容易。
然后,只要文章能保证这3个原则,我认为这是一篇值得阅读的文章:
1、原创
2、思考
3、具有可扫描性
这也是我判断一个博客是否值得订阅的条件。
多人博客最难的还是风格的不适应吧…
ps:最后的那个广告是虾米回事啊?!
不要叫板广告,是尝试也好,是盈利也好……一切都是为了不可能吧
汗不可能吧。。。
加油挣钱有什么不好?
有钱了看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文中提到的很多观点都值得拿来主义。
kenengba.com为最优秀的中文博客之一,在我心中——现在就是
非常同意,单人博客的困境提到的4点就是我所面临的,当然微博,尤其是twitter的出现,让我更加丢到更新博客的念头。。。
twitter太能让人分散注意力了,现在我在看阅读器的时候都先把twitterfox禁用。
twitter太过爆炸和杂乱,
比较守旧的我接受不了了。
哎,我过时了。
前排占座。多人合作好处多多,问题也不少
可扫描性——很有内涵的几个字。
在我看来,维基百科也是一个多人博客……
前排支持可能吧 maoz也加入吧
。。。。。。
我滴风格完全对不上的……
可扫描性,不错的新词
赶紧速度的占位
有幸成为可能吧的作者,首先要谢谢阿禅童鞋的赏识。
并且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多人的博客写作,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读者朋友们的反馈,让我强烈意识到文章排版的影响力。
还有最关键的就是从不同作者身上,看到各种各样的亮点:
阿禅就不用说了。郑勇对于博客的关注和思考很透彻,文章对博主而言是很有看头的;LonelyJames对服务的对比介绍,结合身边事件的生动分析,很实用很有料。
我仍需向他们学习和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文章:)
Franky老师你太客气了,你的文章给我带来了很多对细节的思考。
加个油。
我也想加入了啊~ >_< ~
加油加油:)
应该是在开玩笑。
不过aw加入了可能吧那应该是中国的TechCrunch了。
还不如说博客的未来是媒体,或原创型媒体呢
● 想想写博客享受其实也蛮奢侈,当然不是绝对
● 使用“格式”来更改文字字体和大小,不使用“字体”和“大小”下拉框,建议不要使用 ?→ 能不能解释下
● 话说好文章总得经历便秘的过程,积累享受绝对
对于第二点,和wordpress本身的特性有关。
写作方面的相关规定应该是博主开博以来的经验总结吧,本来只分享给其他作者的东西,现在拿出来给大家,确实是一笔很难得的财富
我感觉google reader有延迟啊,刚看到有更新就被这么多人抢前面了。
这篇有启发性
图片建议使用png是什么原因呢?
应该说,图片应该根据内容来选择格式。照片那种的适合用 jpg, 卡通、截屏一类的适合 gif, png-8. 实在有需要才用 png-24. 寻找最优画质和最小尺寸的平衡点
顶fisio!
可能吧已经成为了我的Must Read。加油干,小伙子们。
一个人写博的确很累,也有很多局限,本想接受投稿,或者多人创作,但是以望月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太可能有可能吧那样获得那么优秀的共同创作者,所以,只有再等等。
另:你的adpinion通过审核了吗,我的还没有邀请。
可能吧的排版方式非常的清晰,我最喜欢看这样的文章,非常的逻辑,非常的冷静,非常的全面,可能吧的新作者写的也非常的经典,尤其喜欢关于尼基博客的两篇文章。堪称经典。
如何加入可能吧?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关信息:http://www.kenengba.com/joinus
一如既往的好文章,一如既往的支持。
多人博客的一个好处是:避免一个人的 生老病死 给博客带来的负面影响。
呵呵
一个人更新不够快,四个人绝对够了,感觉适当再多几个不是不行,只是没必要
对于可能吧这样的现在完全没必要再追求数量了,频率不要太低就行了
宁缺毋滥啊……
这个观点我非常同意,我自己也一直在喊团队博客。我现在有一些问题。
阿禅你认为博客投稿不好,那你认为开放注册,审核发文这样的方式会不会更有利?这是适当放宽写手管理机制,谋求优秀文章的一种途径。
还有,我不晓得你怎么看写手在团队博客里发一遍文,自己博客里再发一遍这样的事?
开放注册对wordpress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而且那样会显得很乱。
我是不同意一篇文章发在两个地方的,两边可以互相引用,但不能重复。
新来的作者文章都很不错,水平不亚于Jason的~~~
暂且不说内容,可能吧的文章排版让人一看就觉得会是篇好文章,很有看下去的冲动
给个建议,说不定你可以把文章依作者分类,然后提供订阅,这样一来读者也可以自由选择只订阅那些作者。
只是建议而已。
如果你熟悉wordpress,你自己就可以找到订阅不同作者文章的RSS,但我不计划将这些地址公开。
有的时候找一志同道合的还是蛮难的,
信息是免费的,价值输出和思考是无价的。
订阅这么久虽然增加了作者,但阅读没感觉有什么大的异样。很好。
严重同意。
关于绿条之类的,可能是因为一开始的习惯吧~
记得第一次来可能吧,是在CB里看到jason的一篇文章,感觉排版很舒服,不看内容光看标题就能大致的了解的这篇博客。
只是现在来讲,个人感觉,很难定位可能吧,it?热点新闻评论或者其他类型,又感觉什么类型都不属于~
对于我个人来说,可能吧的定位是:与互联网沾边。
可能吧最近就博客谈博客的文章有点多了!喜欢趣味性的文章啊,怎么现在很少写了。
个人博客如果没有精神或者物质上的鼓励,要坚持下去确实很难。
我的博客还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加油,
要坚持到底哟。
除了精英/偶像博客还有点未来。。
与多人博客类似的家族圈和朋友圈,也很少看到能火起来的
多人博客给可能吧带来更多好文章,各作者的不同价值观和观点的输出是可能吧的又一亮点!支持!期待更多好文章,学习了!
我们新上线的美女时钟:http://24.niaoke.com 每分钟换一个美女 还能让用户自己传照片上来
看可能吧久了 觉得你应该会喜欢
帮忙宣传宣传呗~ 感谢!
这话是不错,多数评论类blog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奇想录以前也尝试过投稿,但是不成功,可能个人色彩太浓。另外,难以找到相互满意的合作者。不过排版方面,确实得多学学可能吧了,我这方面很不注意。因为我写博客的条理不是很清晰,思维比较发散,一边想一边写,很多时候把相互矛盾的思考古城都写出来了。
这也是一种可能,博客还有一个重要的气质,那就是给人一种归属感。其实大多数的bloger还是希望一个更加私密的属于自己的空间,就像有的人喜欢住四合院,多数的人还是喜欢拥有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也是房子之所以是房子,而不是剧院的一个来头,也就是为什么blog和wiki可以并存并且同时火热。都是因为内有需求而在。
多人博客可以组成一个小的媒体圈子,更容易造成影响力。但个人博客更为自由。
作为一个订阅不久读者,我感觉,可能吧现在大多数都在讲web2.0新鲜的玩意,有意思的东西,像google、twitter等,无论是分享的技巧,还是思想的高度,都让文章很具有可读性。
不过,读者是挑剔的(像我,哈哈),我们希望可能吧不止是分享这些东西,还应有更多更广的东西。吧主不是说要转型成为多人博客吗?既然这样,话题应该更宽泛些,是吧?
我们不希望看到可能吧有更多的作者加入,但话题永远是google、twitter、digg……或者新的玩意。(也希望吧主在审核新加入者的时候要求宽泛些,呵呵)就我而言,提个不成熟的建议吧,希望可能吧讲一些关于其他领域的东西,例如,相机的最新技术,手机系统的未来等等,因为我相信,对web2.0有爱好的,对于新鲜的手机硬件也同样爱好吧!
不知不觉打了这么多。嘿嘿~~~~~
希望可能吧越办越好!
许久没来…
谈是未来恐怕有一点太主观了,但是我想不同的定位就有不同的有缺点和模式。
不过多人博客的模式是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比如我想找一个家庭或者团队的博客应用,发现网上提供这个应用就很少。
最后只能选择独立搭建,希望BSP能够意识到你说的这一点。
请教一下:如何理解“具有可扫描性”?
嗯,有道理,我会考虑建个多人博客!
不敢苟同,博客本身就有多种形式,你说的是一方面,仍然会有大量的个人独立blog出现并发展,有的人就是喜欢把blog当作日记本,或者当作自己的校内网来使用,而且相信不在少数,你的角度只是从一个能够不断延伸的可持续经营的博客来考虑的,但是作为个人博客,本身多数建立在免费公用平台上,不需考虑用广告费用填补主机费用,也就无需考虑盈利等诸多问题,而且像qzone等与客户端紧密绑定的博客来说,其博客的可持续性是与社交圈有紧密关系的,因此也不能说这样的博客就是不可持续的。人本来就是一种偶尔想起来就弄弄的生物,年久失修也就很常见,但是当这些人再度燃起对博客的热情时,这些博客也就重新焕发光彩了,你所注意到的只是像可能吧这样的职能是为大众提供独立评论的博客,在这里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说客与听众,而不是朋友对朋友,感觉你的这篇理论只是为可能吧的发展方向做一个阐述或者说论证,但无法证明其他形式的博客就是不可持续的
补充一下,你所说的可能吧只加入新的作者而不接受投稿的理由在逻辑上是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的,过于牵强,或者说恰恰证明了你的出发点是错误的。所谓“更多地感受价值观”,到底要多少才算“更多”?“博客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内容”,但“人”是由“内容”反映出来的,如果拒绝了内容,也就是拒绝了人,web2.0的特征之一就是参与,如果缺乏参与或片面的参与,何谈以人为中心?何谈“突出人的重要性”?可能吧采取的模式就是片面的参与,虽然给参与者多大的自由度的确是可能吧的自由,或者说jason的自由,但是把限制参与的行为说成是“突出人的重要性”恐怕不妥吧
同意楼上观点,博主的思想是通过内容反射出来的,即便是投稿,那里面也有适合博主的可以采用的内容,拒绝的理由有些断然了!
再者,如前面我所说的qzone,依附于其社会化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多人博客”倒还说的过去,但是相信这不是作者的观点,依作者观点,恐怕是一小嘬人凑在一起,在“一个”博客里写作(可以理解成在相同的域名下),也许这样做是行的通的,但仅仅把这个说成“博客的未来”(据我理解是指所有类型的博客),是不是太片面了?或者说这是某种噱头?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披着web2.0的外衣做着web1.5的事?
的确,团队博客潜力显而易见~~
多人博客的好处我不否认,同时我不认为单人博客的更新频率下降并非好事。
据在下一点小范围的观察,很多博主在最初时的更新频率都很高,随后就慢下来了,动力减少和话题瓶颈固然是原因,但若因此发现自己知识之限而开始多观察、多阅读,以求写出更简洁高质的文章,此岂非好事?
事实上若然订阅博客很多,会不太希望博主的更新频率过快的,我的订阅中就有一周一篇甚至更低频率的博客,但确是篇篇精品。
多人博客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人是否愿意共处于某个门下?其也可能会偏好自立门户……
以上!
严重支持,现在大多知名博客都是群p~~ :)
MS可以成为中国的TECHCRUNCH
很不错,越来越多的博客都有多个作者了
多人博客或许只是博客未来的其中的一种趋势吧。
很有远见的想法。。。。
楼主文章的图片都非常经典, 很喜欢, 想知道怎么来的,呵呵, 学习学习.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