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于真实的互联网

阅读时间 7 分钟,快速阅读仅需 3 分钟。

这几天闲不过来写博客,今天周日终于有了时间。这段日子里,自己对互联网和真实社会的关系有了一种新的了解。从00年我第一次上网到现在,我感受到的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都有所不同。在我眼中,之前的互联网很虚幻,很多关系都是不真实的,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它是陌生信息的载体

然后在web2.0的革命下,互联网变得越来越真实,我有了更多的安全感,更多的认同感。它正在慢慢和现实社会融合,将会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信息交换的工具

你好,你哪里的?

我接触的第一种人与人通过互联网的交流方式是:聊天室。去年包括网易在内好几个门户将聊天室关闭了(当时关闭聊天室是因为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但门户门也正好找到理由顺手关闭这个累赘),虽然网上还有不少专门做聊天室的网站,但是它已经没有多大的前途了,因为:

1、聊天室杂乱无章

2、聊天室给人一种不安全感

3、聊天室不能提供更多渠道让你了解聊天对象

由于不安全感的存在,对于一个陌生人,我们开始对话的第一句往往是:

  • 你好,你哪里的?
  • Hi,你是GG还是MM?
  • Hello,你多大哈?

我们必须通过即时的对话才能了解一个人,如果对方不搭理你,你无法了解他;而你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他对你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聊天室是一个陌生人的化装舞会,你不知道他,他也不知道你,他一旦不在舞会里,你将无法继续了解他。

腾讯推出OICQ后,聊天室的概念被搬到客户端里,虽然OICQ的重点在于一对一的交流,但它始终没有摆脱“化装舞会”的阴影。打开OICQ,搜索哪些人在线,看看他的档案,感觉不错就加到联系人,接着就开始聊天。话题的开始依然是:你好,你哪里的?

这个时候,上网和聊天联系紧密,使得一些人认为上网就是聊天,这一现状直到QQ在国内普及也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改变。

网友见面

聊天聊得开心,那就见个面吧。不管是男男、女女,还是男女网友。

网友见面在传统的道德价值观里看来是有点大逆不道的,同时由于“大学女生与网友见面后被强奸”之类的新闻一直被媒体炒作,网友见面就显得更加让人觉得可怕了,尤其是自己不接触互联网、但孩子经常上网聊天的家长们。

确实和对方聊得很投契,想进一步发展关系怎么办?见面吧!但又害怕或害羞怎么办?叫朋友替你去吧。

于是,W网友本来和M网友约了见面,但由于W胆怯,她叫A替她去,并在不远的地方偷看,看看M长得帅不帅,然后见面完毕A就回来向W汇报情况。

更好玩的是,如果M也胆怯,叫B替他去和W见面,同时也在一旁偷看。

(pic via)

于是,本来WM两人见面的约会就变成了AB这2个陌生人的约会。回来后,A告诉W,M长成一个B样;B告诉M,W长成一个A样

以上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网友见面范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这个时候双方要获取对方的信息,都必须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聊天室、IM。如果对方不在线,你就无法获得更多,你也无法获得更多的你们聊天内容之外的信息。因为你觉得对对方了解不多,见面时除了紧张外就剩下害怕,因此就请来了替身,当替身确认安全了,真身才出现。

博客,第一次让互联网接近真实

博客的出现是革命性的,它不同于个人主页,它是动态的、随意的、具有人性的。博客在人际交往中有它显著的特性:

1、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博客了解他的工作、信仰、年龄、婚姻状况、爱好、价值观等等。

2、博客是静态存在、动态更新的,你无需等对方在线就能了解他。

3、博客是可以被搜索的,你搜索某些关键词进入到一个陌生博客,这可能意味着你和这个博主有着共同的爱好。

4、博客后面的人,blogger,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你看到了一个人,而不是一篇新闻

博客也可以看作是即时聊天方式的一种补充,当你和某个陌生人聊天感到十分投契后,他告诉你他的博客地址,你可以在他的博客中加深对他的了解。

博客的出现,让互联网的交流第一次接近真实,它增进了对话双方的了解,从而减少了“不安全感”。而且通过博客,每个人更容易地找到和自己志趣相同的人,这在侧面上减少了“见光死”的几率。

Twitter,让互联网更加真实

博客变得越来越正式、越来越媒体化,很多人不再愿意在博客说鸡毛蒜皮的事情,博文内容变得越来越精辟,通过博客了解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有点困难。这时,twitter提供了了解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渠道。

曾经有好几个人在twitter上跟我说,

你的twitter太废话了,谁要听你唠叨你做了什么?”

这些生活的唠叨显然不是给对我说这些话的人看的,因为他不对我的生活感兴趣,他们可能只关心我在可能吧介绍了什么新服务。

然而,我这些生活的唠叨是有人看的:我的朋友看、我的女朋友看、想了解我的人也看。他们是这些唠叨信息的目标受众。

如果每个人在Twitter都不说废话,只说“有意义”的话,那它已经成为了博客。

(pic via)

关于Twitter的性质之前我在很多文章已经讨论过,它不但在新闻、搜索方面有价值,在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认识、了解有很大的帮助。

当你知道了一个人,不管你之前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的,通过twitter,你能更细化的、更琐碎地了解这个人。你会知道他的说话习惯、他喜欢吃什么、喜欢听什么、喜欢做什么……这一切,你都可以从这个人的twitter获得。关于这方面的价值,后面我将举实例来说明。

Twitter让互联网变得更为真实,很多twitter使用者都无法脱离对它的依赖,因此即便它被墙,依然有很多人翻墙继续使用。这是我看到的粘度最大的web2.0服务之一。

网恋不再那么可怕

在列提纲的时候,我犹豫要不要加上实例来说明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真实,因为这个实例中的主角就是我。

我和maoz前天开始一起住,这在一些网友看起来有点快,因为我们真正的实地接触才4个月。但是,我们对对方的了解是远超过4个月的。

我1年多之前通过其它博客的链接,看到了她的博客,我觉得这个女孩有点意思,于是就订阅了。她的博客很生活,我可以通过她的博客了解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样的,她也通过看可能吧、看阿禅日记了解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由于通过对方的博客,双方彼此有了一定了了解,当我们使用即时聊天工具时就显得比较轻,我不会问,“你好,你是谁?你哪里的?为什么加我?”,她也不会说,“我觉得你长得帅,所以加你啊”,因为她知道我不帅。

然而,通过博客来了解对方在后来显得远远不够了,因为博客不够即时性、内容太少。于是,我们在twitter上互相follow,每天我们都会在twittter search搜索对方的ID,因为我们不但想了解对方说了什么,还想知道对方和其他人说了什么。对方好像就在自己身边一样。

不管你相信与否,没有twitter,我们不会走在一起。

是的,我们网恋,但我们没有“见光死”,相反的,我们见面后聊得更开怀,第一次相处就感觉到舒服,因为紧张感和不安全感已经被真实的互联网消灭掉

所以,我个人很反感“网恋不可靠”的说法,虚幻互联网的网恋不可靠、寻找一夜情的网恋不可靠,但基于真实互联网的网恋是可以信赖的

互联网是社会

各种不同的沟通工具的出现,让原来虚幻的互联网趋于真实,互联网从一种工具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它是社会的一部分。

从聊天室、即时通信、博客、SNS、twitter,网上交流一步一步地从虚幻走向真实,再走向比物理社会更真实的真实。

互联网财产虽无形但有形,它真真实实地存在,去世后可以转嫁

所以我相信,无需强制推行互联网实名制,互联网早晚会自觉地实名制,它将来必然不会是“虚拟世界”。

136 条评论

  1. 网恋走进现实才会更持久,之所以阿禅和Maoz修得一段真实的恋情,是因为他们从Web走到现实中,用Web和生活中的交集填充着彼此的生活。

    而现在许多网恋或者反对网恋的人,却将网络和现实混淆在一起,网络趋于真实,但不要混淆于真实。就像昨天《一虎一席谈》节目里谈的那样,不要把SNS那样的网络服务当作精神的依赖,不要让网络影响现实的工作和生活,而应该是将网络回归到它工具的本质。

回复 wodingdong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