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8日,我购买了一台苹果的笔记本–Macbook Pro,这是我使用的第三款苹果的产品。当时我就计划写一篇Macbook体验报告,但根据我用iPhone的经验,一件产品没有使用2个月以上,是写不出真实感受的。于是这篇文章一直到现在才写。
细心的读者一定能发现,近2个月我的文章截图风格有了改变,至少从字体上是有了改变。
或许你经常看到有人在Twitter上说Macbook有多好,又或许你经常看到有人说苹果粉丝是脑残,你在犹豫是否入手一台苹果电脑。这篇文章或许能帮你判断是否值得购买一台苹果电脑。
我为什么买Macbook Pro?
我以前使用的是一台联想的笔记本,装Win7操作系统。在看了同事和朋友使用Mac OS之后,我被它华丽的界面吸引了。同时因为我使用iPhone已经有1年多,我知道苹果在很多细节地方的体验非常优秀,于是我认为我需要体验一下Mac OS。
然后我尝试在PC上安装“黑苹果”,因为缺少硬件驱动,2台电脑的安装都以失败告终。
所以我下定决心购买一台MacBook,最终我选择了MacBook Pro,因为我更喜欢Pro的外型。
你可以看到,我购买苹果电脑主要有2个原因:
1、从外界知道苹果的体验做得好,想充分体验它。
2、受朋友影响。
MacBook Pro硬件篇
Macbook Pro采用全金属的外壳,观感和手感都十分让人陶醉,你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台笔记本,还是一件艺术品。
内存、硬盘、CPU都不是我关心的,在硬件方面,下面这些是值得介绍的:
多点触控板
我先购买了iPhone,然后再买Macbook。第一次使用iPhone时,我就被多点触屏吸引了,这真的是个体验超棒的玩意。
在Macbook的多点触控板上,你能做的不仅仅是移动鼠标和左击、右击,你还能:
(1)一只手指移动能操控光标
(2)两只手指轻敲能打开右键菜单(不必非要按右下角)
(3)两只手指上下左右移动能移动滚动条(不必非要在右侧滚动)
(4)两只手指绕着指间旋转能旋转照片
(5)两只手指距离缩小与扩大能控制照片的缩放
(6)三只手指左右移动能前进和后退
(7)四只手指向上推能将所有窗口“推开”,重见桌面。向下推能看到所有打开的程序
……
下面的嵌入视频演示了多点触摸板有多“精彩”:
在安装一些辅助软件后,手势还可以变得更“精彩”。有时你甚至觉得鼠标是多余的。
背光键盘
在光线比较暗的时候,键盘背光灯能给你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你和其他人同睡一间房,你想继续用电脑又不想打扰别人睡觉,显然你是不能打开日光灯的,这时你就能感受到背光键盘有多好。
磁性充电插口
MacBook Pro拿到手那天,我像以往使用其它笔记本一样,准备“用力地”将电源线插到MacBook上。但当我将电源线插销移近MBP的充电插口时,“嗒”一声,电源线与MBP紧紧地接上了,完全不需要我用力插。
我认为这个细节体验非常良好,我甚至不需要看我是否对准了插口,只需在插口旁边移动,然后等待插销被“吸进去”。
电池指示灯
电源线的插销上有一盏很小的指示灯,以绿黄两色来显示电池是否充满(第3点的gif图片能看到)。
另外,在机身左侧靠近身体的地方,有八盏小灯,按一下旁边的按钮,小灯就会根据电池电量情况亮起相应的数量。在开机或关机的时候按下按钮小灯都能显示电量。
Magic Mouse
Magic Mouse是另外购买的配件,外形有点像肥皂。相比起其它鼠标,它的价格较贵。
Magic Mouse神奇的地方在于多点触摸。和Macbook Pro本身的多点触摸板一样,不同的手指数在Magic Mouse上不同的运动都对应着相应的操作。
比如我就设置了中指固定食指左移关闭浏览器的Tab,右移恢复关闭的Tab。这比鼠标手势还好用。
然而,Magic Mouse有2个的弱点:
(1)太沉重。装着2颗5号电池,想不沉很难。
(2)耗电太快。我用2颗2400mAH的电池,基本上10天就需要换一次。
电池续航能力
苹果在官网上号称我购买的这款笔记本的电池续航能力有8小时,但我想这应该是关掉WiFi对着屏幕发呆什么都不干后得到的续航时间。我从来没能拔掉电源使用超过5小时。
根据我自己的测试,不间断地播放mkv格式的电影(使用耳机),我这台MBP能坚持4小时左右。
所以你最好不要期望你的MBP能续航能像苹果说的那样,对半算会比较好。
Mac OS X软件篇
苹果的高体验设计不但体现在硬件上,在软件上一样技艺超群。
Mac OS X 10.6.3是我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以前的苹果系统是什么样子我不关心,它目前给我的体验是我用过所有操作系统里最好的。
华丽
“华丽”是我第一个对Mac OS X的形容词。
不管是软件界面、按钮、字体、图标,都能让我这个从Windows阵营投靠过来的人震惊不已。图片能说明一切:
这是程序列表:
Mac下的程序图标都做得很漂亮,这是某个GTD软件的图标:
以Cover Flow的方式来预览川岛和津实的写真:
简单
Mac OS X操作系统非常容易上手,一切的操作都非常自然。
在Mac里,拖曳操作是再自然不过的操作。你不仅仅可以将文件夹里要删除的文件拖放到废纸篓(对应Windows的回收站),程序里的项目都能拖到废纸篓删除。比如你能将日历里的某个项目拖到废纸篓,这样就完成了删除动作。为什么你要按delete键?
这里要插入一个小故事。
我母亲从来没接触过电脑,我上个月尝试给她玩Macbook,她打开一张图片后我告诉她图片可以放大。
接着,她不是控制鼠标去点击程序里的放大按钮,而是很“自然”地两只手指在多点触控板上扩张进行图片放大。
你不得不感叹苹果在拟物化上花了多大的功夫,以致于操作系统能如此自然、如此简单。
软件安装\卸载方便
在Mac里安装和卸载软件比在Windows下要简单得多。
很多软件的安装过程就是你从安装镜像里将app文件“拖曳”到你要安装的位置,完成了,安装就是这么简单。
卸载软件更简单,将程序“拖曳”到废纸篓,完成了,卸载也是如此的简单。
操作高效
(1)颜色标记文件
在Mac里,你可以给某个文件(夹)标记一种颜色,以方便查找。
(2)Spotlight
在任何情况下,按下Control+Space都会打开一个全局搜索框,这就是Spotlight,在Spotlight里,你能搜索任何东西,包括程序、文件、浏览器历史等。
和Google桌面搜索有点类似。
(3)最适合大小
每个打开的窗口左上角都有3个图标:关闭、最小化、最适合大小。
等等,不是还有最大化吗?
Mac OS里没有最大化的概念,只有最适合大小。比如你正在浏览的网页宽度是960px,那么Safari的最适合宽度就是970px左右;如果你当前浏览的网页宽度是600px,那Safari的最适合宽度也会跟着变成610px左右。
(4)快捷键无处不在
以前用Windows的时候,除了复制粘贴,我很少用快捷键。
在Mac下,我用快捷键的频率明显提高。我觉得Mac OS X的快捷键设置要比windows的来得人性化,至少我更容易记住Mac的。
Macbook的键盘没有Home, End, Page Down/Up等按钮,这些按钮都是通过上下左右键与功能键结合来操作,键盘的物理空间更加充裕。
(5)全局使用服务
以前在Windows下,我想将繁体中文转换成简体,我会打开Microsoft Word来转换。我很希望简繁转换这个服务能全局使用。
Mac完成了我这个心愿。
在Mac里,你可以设置在任何程序里都能使用系统自带的服务。
比如在任何程序的文本里,我都能选择进行简繁切换。
反选任何程序里的文字,我都能使用Google来搜索它们,或者将它们添加到备忘录里。
很强大?真的很强大。
(6)拖曳一切
前面已经说到,在Mac OS里,很多操作都能用拖曳来完成,很方便快捷。
(7)强大的Expose
Expose是Mac OS的窗口管理程序之一。利用Expose,我可以设置当鼠标移动到左下角时打开所有打开的应用程序,鼠标移动到右下角打开当前程序所有的窗口,就像下面截图的例子,我能瞬间预览所有已经打开的Safari窗口。
(8)预览功能
在Finder(相当于Windows里的资源管理器)里,用户能预览多种格式的文件。
比如我能直接预览PDF文件,如下图所示,我能直接翻页。
(9)固定的菜单栏
和Windows不一样,程序的菜单栏是不跟随程序的位置移动的。它一直是固定在左上角。
我认为这样更方便,不管在什么时候,我想打开程序的菜单,只需将鼠标往左上角移动,不需要看清楚程序窗口在什么位置,然后再点击菜单栏。这种方式的方便之处在于,鼠标移动到左上角是不需要“眼看”操作的。
和杀毒软件说再见
杀毒软件让电脑开机变慢,运行效率降低是不争的事实。我在Mac里没有安装任何杀毒软件,不是说Mac OS里没有病毒,而是网上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针对Windows的,尤其是在中国,exe扩展名让人感到恐惧。
我在Mac里只开了防火墙,浏览网页都用Firefox和Safari,我没有感受到任何来自病毒的威胁。
事实上,杀毒软件永远是治标不治本的,病毒总是比杀软先进,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是避免病毒的入侵的最好方式。
体验较差的地方
(1)看图
我个人非常喜欢windows里的看图方式:打开一个图片文件夹,双击一张图片,在图片查看器里就能按下一张按钮来切换查看下一张图片。
然而,在Mac里,我双击一张图片打开预览后,是不能按“下一张”按钮来查看同文件夹内的其它图片的,我必须先选择了要查看的图片,才能在预览程序里切换下一张。
(2)菜单栏图标无法隐藏
Windows7任务栏有隐藏图标的功能,不常用的图标会被隐藏到“箭头”按钮里。
但Mac下无法隐藏图标,以致于我的菜单栏图标过多。
从Windows切换到Mac
我大概用了2天的时间就适应了Mac OS X的基本操作,你可以想象苹果操作系统的易用性有多高。
替代软件
我以前在Windows下常用的软件分别有对应的替代品:
(1)搜狗输入法–>Fun Input Toy
(2)Foobar2000–>iTunes
(3)Firefox–>Firefox
(4)Clipx–>ClipMenu
(5)Microsoft Office–>iWork
(6)Notepad++–>Smultron
(7)Gtalk/MSN–>Adium
(8)Snagit–>Snagit
其它软件也基本能找到替代品。
网银问题
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说,切换到Mac最麻烦的事可能来自网银。
因为国内的大多数网银都是IE Only的,甚至有些网银是IE6 Only的。
目前能够较好地支持非IE内核浏览器的网银是浦发银行和建设银行,其中浦发银行的体验相对更好。
如果你必须使用IE Only的网银,可以安装一个Virtual Box,虚拟一个Windows XP。也可以使用现成的工具,模拟运行IE。
购买Macbook小贴士
水货更便宜
如果你打算入手苹果电脑,建议不要购买国内的行货,水货的价格大概能便宜1000-2000。至于保修的问题是无需担心的,因为Macbook是全球联保的。
购买更便宜的Apple Care
在默认情况下,Macbook的保修期为1年。根据经验,电子产品很少会在一年内出现问题。保修期过后苹果的硬件维护价格是很高的,所以你可以选择购买Apple Care来获得3年免费保修。
如果你选择在中国购买Macbook Pro的Apple Care,价格在1600元左右。但由于苹果的保修是全球联保的,你可以购买那些来自其它国家价格相对较低的Apple Care,在淘宝上能找到一大堆。
这不是苹果的软文
或许有人会认为只是一篇苹果的软文,实际上这更像一篇由脑残苹果粉丝写的脑残文。
有不少人看到其他人说苹果的产品好就说对方脑残,我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深入地感受苹果的产品。
我刚开始用iPhone的时候,觉得这是一台超烂的手机。但过了2个月左右,我意识到这是一台极具革命性的手机,优秀的体验存在于细节当中,需要细细品味。
所以我跟自己说,《Macbook初体验》一定要在使用2个月Macbook后再写,至少2个月的不间断使用才基本能感受出一个产品的优缺点。2个月下来了,我爱上了Macbook,觉得Mac OS是我用过最好用的操作系统,于是我推荐给其他人,包括可能吧的读者们。
不管你喜欢苹果与否,它那种高度关注用户体验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不可否认,它是技术上的领先者。
高速支持可能吧
So Cool So Expensive唷~
写的很中肯
会把他当作给其他人推荐Mac时必看的文章
mac的缺点就是普通PC上无法安装,而且文件格式不太兼容
实际上 linux 里有一句话,因为厂商和软件商不的不支持 所以用户不选择,然而反过来,这个平台拥有的用户太少,厂商也不可能去支持他。mac也是如此。
MAC用户在美国不少了,但是 苹果出的任何东西都是封闭的,软件什么的都不许外界开发的(要开发就必须使用苹果的东西,并且经过苹果认证),连MAC OS都是硬件绑定的,用户再多又有什么~~~
Mac OS用的还是FreeBSD内核,却从来没有支持过开源。很好的是现在美国用各种Linux的人越来越多了。苹果赢在关注用户体验,技术上的领先好像还差一些…让我想起 The Simpson 里 Bart 说的:“You think you’re cool because you buy a $500 phone with a picture of a fruit on it? Well, guess what, they costs 8 bucks to make and I pee on every single one! I have made a fortune off you chumps, and I’ve invested it all in Microsoft. Now my boyfriend, Bill Gates and I, are kissing each other on a pile of your money!” XD
在美国那可是Mac的天下,在中国win用户太多了。
激动!!!这一次这么靠前!!!!
然而,在Mac里,我双击一张图片打开预览后,是不能按“下一张”按钮来查看同文件夹内的其它图片的,我必须先选择了要查看的图片,才能在预览程序里切换下一张。—这一点我也不明白。必须多选了再打开,才能上一张下一张。
個人使用習慣不同吧,開發思路也不同。從Windows轉過來會有不習慣,用久了就知道它為什麼這麼設計了,目的不作冗述了。
选中图片,空格,即可上下翻看
最简单的方法有:
全选照片(苹果+A),然后按空格。之后再左右选择即可,愿意的话还可以全屏。看完了再按一下空格就退出来了。
可以下载Xee for MAC, 是Mac上最好用的看图软件,操作习惯非常像PC上的ACDSee
禅叔终于有篇实用型的轻口味文章了……
Jason Ng 是个心细的男人。。
这篇文章对没用过mac但又持想法的人太有用了。决定,下次换电脑不再考虑thinkpad之流了,直奔macbook pro, 虽然同等配置,mac的要贵。
哈哈,前10。要说校内的状态同步还是蛮快的
我是4月中拿到最新的374mbp,刚用几天就被苹果的追求完美的体验感动了。
至于那个看图片的问题,如果你需要看所有的图片,只需要command+A 并双击就可以让你看所有文件夹里的图了。: ) 苹果是不会犯这么不人性化的错误的,多熟悉熟悉就好了。
既然已经command+A全选了, 何必再双击, 直接再command+下就可以打开了
苹果在自己产品设计上是相当出色的,无论别人怎么说,它给人的用户体验无疑是革新的,而且很方便,用户很喜欢,这不就是我们需要的。
也用過一下蘋果的iMac,我覺得蘋果的東西還是自己體驗過之後才好說,因為每樣新事物都有一個適應期,特別是Win系列用多了的自己來說。
支持可能吧~
mac大部分操作都很好~
但是我最受不了的是没有对文件和目录的剪切复制,也就是移动~非得要一直拽着直到拽到目标目录~
看http://www.lixiaolai.com/apple
恩,苹果产品都很棒!虽然只体验过Touch与iPhone,并没有用过Mac,还是很向往的。
(1)看图
我个人非常喜欢windows里的看图方式:打开一个图片文件夹,双击一张图片,在图片查看器里就能按下一张按钮来切换查看下一张图片。
然而,在Mac里,我双击一张图片打开预览后,是不能按“下一张”按钮来查看同文件夹内的其它图片的,我必须先选择了要查看的图片,才能在预览程序里切换下一张。
//建议尝试Quicklook, 直接按空格,然后就可以左右到下一张了
(2)菜单栏图标无法隐藏
Windows7任务栏有隐藏图标的功能,不常用的图标会被隐藏到“箭头”按钮里。
但Mac下无法隐藏图标,以致于我的菜单栏图标过多。
//建议装一个Quicksilver或者Google Quick Search Box,本来Dock就不是很常用的…
Quicklook左右键不能移动到下一行。
哈哈,CMD+3,何止到下一行,还可以进出目录
选中图片,按空格进入,然后上下键切换文件
恩…一直都是下意识的…
Cmd-A然后空格
深夜写文,真不容易
谢谢这篇文章。
我也会很快拥有MacBook Pro的。
一处错别字,在
二 . 5 magic mouse中:
比如我就设置了中指固定食指左移关闭浏览器的Tab,有移恢复关闭的Tab。这比鼠标手势还好用。
右移写成有移了
谢谢提醒,已更正。
1.磁性电源是为了防止有人被电源线绊倒,导致笔记本被甩到地上。现在这种设计只会让绊倒电源线的人将电源线踢到地下,笔记本不会动
2.看图问题,建议装JustLooking,免费的,可以实现跟Windows一样的预览效果,可选择哪个类型的图片用JustLooking打开
3.你忘了介绍更牛逼的Automator了。。。根据日常工作建立好需要经常做的操作,以后全交给Automator去做,嗖一下。。。没有这个玩意我现在已经不知道怎么在Windows下工作了
4.其实卸载在Mac上做的并不完美。。。有些软件有卸载程序,但都在DMG包里,卸载的时候要重新打开,要是已经删了就没法干净卸载了,尽管可以用AppCleaner之类的东西解决,但毕竟还是没有软件自带的卸载程序好,尤其涉及到硬件驱动的部分
我曾经折腾过automator来给文章排版,找了很久都没有批量替换的资源(除了一个收费较高的)。
如果我说Linux的console下也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 有人顶吗。。。
我支持啊~~ linux对我来说, 最大的优势还是高度的可定制性, 且免费.
尤其在更换了wm (我用awesome), 增加了类似gnome-do之类的工具之后. 作者提到的大多数特性, linux都可以完美支持, 且多数情况下表现更出色.
不过对普通用户, 好比我的家人, 我一概都是推荐mac的. 不因为其他, 只是因为可以不用windows.
对我来说Linux最需要迎头赶上的就是显卡和声卡的驱动,这两个问题能解决,相信能吸引更多的用户。 苹果系统比较吸引我的几个地方,一是刚说到的显声卡驱动,二就是微软有office4mac,当然如果必须装vbox之类的虚拟机以解决网银等问题,第二个问题貌似也不存在了。而苹果系统让我反感的就是“太人性化”了,我不大喜欢什么事情都由别人帮我考虑好,而更倾向于自己定制。好吧,我承认我用macosx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如果我能耐着性子用到两个月,也许看法会有所不同。
同感,Linux最需要迎头赶上的就是显卡的驱动。
其实LINUX可以DIY得比Mac更华丽并且更适合自己,但前提你必须知道一些知识。虽然现在显卡已不是什么问题了,但相对于Windows下的驱动来说,linux下的开源驱动还是要差一点,感觉有点过渡不自然,当然这要视不同的显卡型号而不同。一句话,细节方面还要加强。
由于在LINUX里你处于主人地位,所以不管是什么文件你都可以删,你想做什么系统都不会拦着你。我就好几次不小心删错文件了,结果系统出了大问题。对于LINUX初学者来说,一不小心就会把系统弄坏,这也是一个问题。
还有最重要的,上网问题。像我们南方基本上都是电信,得用电信的星空极速拨号,linux下用不了[当然也有破解方法或用WINE或用路由]。LINUX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要求E好,出了问题,资料大多英文。中文资源较少。
恩 正在考虑是否买一台Macbook
攒钱ing…不知道何时能攒到1W。
正准备购入MBP 371
谢谢这篇中肯的体验文章了~
MAC的优点如作者所述, 但我最不习惯的是1.没有最大化的概念; 2.没有剪切的概念(有时拖拽并不如剪切再粘贴方便); 3.刚才想起来现在又忘了.
就我个人体验来说, mac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好比说输入法效率依然不能和windows下平台的几款比较. 另外, 类似msn视频之类的问题久久没有得到解决. aMSN不支持离线消息, 而adium不支持视频. iWork还是没办法与office匹敌, 不过keynote很棒! 另osx没我想象中的稳定. 四国的景象时不时也会蹦出来骚扰一下.
现在貌似官方ms messenger for mac 8 beta支持视频了。不过还是觉得adium用的顺手。视频语音从来都是skype。
skype吃cpu太狠了
能推薦一下mac下博客編輯工具麼 ?
MarsEdit不错,不过不是免费的
貌似MAC下什么都要钱
27 楼:
博客程序可以试试ecto或者marsedit,不过两个都不是免费的。
26 楼:
新版的官方MSN已经支持音视频了,而且可以和windows下的客户端连接。
另外gtalk在ichat下可以直接视频。yahoo好像也可以。
当然你要是死忠QQ我也没办法,呵呵
博主:
繁简转换仅限于cocoa架构的程序,你试试office 2008就知道了。
有个台湾的软件支持非cocoa架构程序的繁简转换,自己搜搜吧。
图片浏览最好quicklook,比打开一个看图软件方便太多了。集中处理的话,还是iphoto或者picasa吧,或者aperture。
Dock是比较直观的,但不是那么常用的和高效率的东西,系统自带的spotlight,第三方的quicksilver,google quick search box都不错。
(2)菜单栏图标无法隐藏
Windows7任务栏有隐藏图标的功能,不常用的图标会被隐藏到“箭头”按钮里。
但Mac下无法隐藏图标,以致于我的菜单栏图标过多。
系统级别的托盘图标,基本上都可以在preferences里面设定不显示,另外,按住cmd键拖拽,可以调整次序。程序的托盘图标,也基本上都可以设定不显示。自动隐藏的功能mac没有,那个我以前用windows的时候都是禁用的。
你知道,有人非常喜欢一长串托盘图标的,比如吧istats menu挂上去,很壮观的,呵呵
大爱istats menu 可惜最新版本收费了
选中一个或多个文件,直接按空格键就可以预览了,非常方便.
你这么快就适应了真的是因为你学得很快,或者说接受能力很强。
但是对于从来没有用过电脑的人,应该还是苹果更上手吧。这就是体验的价格。
MACOS X是unix,macports很强大, 文章没有介绍这部分。很多程序员买MAC是操作方便和功能强大能够共存。
port最大的缺点是独立一条库, 会很难受, 目前基于git的homebrew还是很美好的, 虽然起步不久
至于输入法,sunpinyin很强大。虽然还是beta版本,但已经很好了。
川岛和津实是不錯,但我更喜歡愛由田。
苹果能被那么多人追捧,像圣物一样的对待。。。乔布斯的魅力是一方面,苹果产品本身的创新与体验实际上也是最大的一部分
个人也相当喜欢川岛!
LZ的safari为何不弄成多标签页浏览呢 感觉多窗口比较麻烦……
因为这是为了演示而截的图。
多窗口的话用EXPOSE 找起来很方便,个人感觉。以前也老是折腾SAFARI的标签浏览,还装了GLIMS 插件,后来卸了。。
如果嫌沉的话,鼠标应该也可以只装一节电池的,至少上一代mighty mouse就是
还有,充电电池建议用eneloop之类的低放电电池,时间会更长些
实验证明用一节电池Magic Mouse起不来。
推荐一个mac下面可以取词的词典软件 http://www.eudic.net
Smultron? 呵呵,我觉得textmate更好用
Smultron不要钱啊
好像Smultron已经不再开发了吧? 换到一个叫Fraise的软件名下了. 下载对比了一下, 除了图标, 界面和参数选项一样一样的.
太贵了,买不起
好用都知道,关键是价钱,我还是喜欢thinkpad,皮实!
现在的thinkpad做工差了很多, 而且仅个人感觉上, 各种觉得宽屏的thinkpad很丑
X200s 和 T400s 超薄的都做得很不错,仍然是日本设计。电池和屏幕用的都是最好的件,键盘更没得说。但是建议在美国买,常年有Coupon算上tax还是便宜。可怜了我的 R400…
用Win7 + Gentoo 的飘过
等你用 Mac 两个月以上,你会发现 Windows 原来也有很多优点。
我对 Mac 不大满意的地方是文本编辑器,尽管有开源的 Smultron,也有盗版的 TextMate,用来用去还是没有 Windows 下的 EmEditor 顺手。
还有就是游戏,Mac 比起 Windows 还有较大的差距。
emacs党飘过。
对于习惯用 Emacs 的,在下只有佩服。本人也学过,总是觉得麻烦,特别是 Emacs 的设置,要写很多 elisp。
MacVim 也不错,不过在 Mac 下本人还是多用 Smultron 还有 TextMate。TextMate 最大的缺点是不支持多字节文本。
还有日本人写的 mi 和 CotEditor 也挺好。
VIM党飘过
其他的功能都是都能在PC平台下通过一大堆软件寻找到替代方案,苹果迷人的地方在于稳定和整合(虽然有时候也会莫名其妙的死机(准确地说应该是死程序)……)
总的来说,对于普通的工作,mac VS PC没有感觉到明显的优势,或者说没有要求自己感觉到明显的优势(目前发现最大的优点是MAC的拉伸窗口大小比win下的拉伸要好用)。
让这两个系统互补用着吧。
Win 7 已经抄了 Mac OS X 的Dock, 还有拖动窗口到屏幕顶端最大化,拖动窗口到屏幕左右可以自动分屏,对比文章和写报告时有用。Mac好在可以装Win和Linux,PC 却不容易装 Mac OS
看完整篇文章.只对其中的一张图片感兴趣.貌似你的电脑里有苍井小姐的全集?!
总是看帖不回! 今天回个吧! 呵呵!
(1)看图
我个人非常喜欢windows里的看图方式:打开一个图片文件夹,双击一张图片,在图片查看器里就能按下一张按钮来切换查看下一张图片。
然而,在Mac里,我双击一张图片打开预览后,是不能按“下一张”按钮来查看同文件夹内的其它图片的,我必须先选择了要查看的图片,才能在预览程序里切换下一张。
++++++ 试试空格加上下左右键, 如果是列表浏览的话就上下键.
(2)菜单栏图标无法隐藏
Windows7任务栏有隐藏图标的功能,不常用的图标会被隐藏到“箭头”按钮里。
但Mac下无法隐藏图标,以致于我的菜单栏图标过多。
++++++ 试试在Dock设置中勾选”将窗口最小化为应用程序图标” 并且在Dock中添加”应用程序”文件夹, 你就可以快速打开其中的应用程序. 如果是键盘控的话可以试试Quicksilver. 我虽不常用但真的很喜欢这款. 很多人都说会提高Mac的易用度到一个新的阶段.
++++++ Cinch是学习Win7窗口控制的一个软件, 不错!
Smultron的作者停止开发了,现在有人将此项目fork出了一个叫Fraise的编辑器,算是最新版吧。
谢谢提醒,我下载看看。
然而,2个月前正是我抉择买电脑的时候,呜呜,你为嘛不两个月前写啊!!
我都买了小Y了
禅叔有个文件夹打码了^_^
攒钱!攒钱!攒钱!攒钱!攒钱!攒钱!
至今没有使用过苹果电脑,不能断定是否适合我,不过这篇文章给出了部分建议。
另外,如果普通笔记本配合使用linux操作系统是否也可以达到某些诸如安全,定制化的效果呢?
理论上Mac里的功能都能在Linux上定制,但为什么要花时间在定制上面,而不是一开始就提高效率呢?
对某些人如此,只需要提高效率
但是JOBS不是慈善家,如果OSX使用率超过WIN,我认为实际情况会比现在WIN一统江湖更糟糕的多
我作为macbook pro 990一年的使用者,这篇文章的确是软文。
不过你演示的那些软件功能linux内都有啊,不过电脑很漂亮
关于看图的问题,你可以选择全部图片,然后按空格键打开Quick Look。就可以切换了
这样就变成从第一张开始播放了。
选中多张图片点预览,方向键可以实现下一张,或者三指横向滑动。点“索引表”按钮可以实现大缩略图网格浏览。只有点到播放按钮才会开始播放。
另:
1.看图:其实用iPhoto管理图片更方便。
2.网银:虚拟机用VMware Fusion比较稳定,还可以直接调用Bootcamp分区下的Windows,但不支持Windows下的多个硬盘分区。
3.Sora Aoi:“Sola Aoi”这个译名更普及一些,方便搜片子而已,她的Twitter和Blog上是用的这个。
不装杀毒软件真的没问题?
翻墙来看可能吧。
连google广告都不显示了
用MacBook一个月,有个大疑问,为啥Mac里的中文字体不像iPhone里面边缘平滑?
你用的字体不一样吧?
还有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网页时,想用一只手指来翻页,找不到PageDown的时候真让人抓狂
直接按空格就可以往下翻页了。
mac下的图片你可以在finder中按空格,这个是支持左右翻页的,双击的话不能翻页
我的MBP是上床之前看看网页用的,因为多点触摸实在太方便,曾经很认真的用过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沦为了玩物,因为:1,QQ以及其他类似软件做的太差,并且没有看到任何改进的迹象。2,最终我觉得虽然Mac几乎可以做任何PC可以做的事情,但是反之亦然。3,没有免费的好用的输入法,相对搜狗之流。4,WOW。
4,WOW
哈 我装XP就是为了玩游戏,还有用网银。。。。平时就不开XP的
你试试看Ubuntu呢?
试过,它不适合我。
jason ng兄的人品也太差了 2台机子都没有把hackintosh搞定。我一台笔记本联想y450a,一台台式nf520主板AMD U的都安装成功了。
某天JOBS碰到你,他会把你丢到监狱,叫律师争取判你100年
hackintosh 装了没驱动是很惨地…
可惜没钱…. 还用着HP…. btw,新加坡卖的Dell故障率貌似很高
其实这不是脑残文,因为楼主可能太少见到过果粉的脑残文了。相对来说,楼主这篇文章算是比较清醒与客观的。
果粉之所以收到攻击,一方面是因为果粉的平均智商确实比正常人水平要低(当然平均智商更低从另一侧面可能反映出了苹果更易学),另一方面是因为果粉往往过分自大,这个自大最主要的表现在:当发现任何一个技术或者特性的时候,想当然的认为是苹果首创的。
必须告诉楼主的是,文章中所介绍的大多数特性都不是苹果首创的,在很多其他的系统中都存在,你可以执行安装或者配置,Linux能够做到这些我想大家用过Linux的人都清楚,我要补充的是其实即使windows也可以做到。
那么苹果跟其他系统其实有什么不同呢?——不是因为他能实现这些技术(这些技术别的系统都有实现),而是因为他把这些做成了“缺省值!”。而这样做的前提来自jobs的话:不要问用户它需要什么,它只要接受我给他的设定就可以了。不同的系统设计来自于不同的理念:
MacOS的理念是:绝大多数用户都比jobs傻,因此jobs要把自己的优秀设计推送给所有Mac用户。而尽可能不让用户去决定于主宰设计,用户哪怕是要修改和定制一些非常基本的东西,都会很困难。或者需要一个developer 的license以证明你有足够的智慧进行修改。
Windows的理念是:每个用户都或多或少的有过去的经验,支持过去的程序,留住他们,这第一重要。
Linux的理念却是:最终用户永远比程序员更加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因此,我们创作了所有的可能,只是缺省没有给你打开,如果你具有足够的智慧,请打开你需要的功能吧!
其实每个理念很难说谁对谁错,不过不同的理念决定了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目标客户群。
你搞錯了,果粉其實真不太在意誰攻擊不攻擊的,之所以頻繁遭到攻擊,是因為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善妒的小耗子,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而已。
關於智商的問題,若沒有什麼權威數字來支持你的論點,那智商的對比就真的顯而易見了。
建議你還是用過Mac再說吧,自己明擺著就不客觀,還討論別人客觀不客觀,賺錢生孩子養家,一個不能少,唯有嫉妒別人要不得。
这个都能有这么多支持,想问一下选了支持的人都有没有看过他写了什么?
关于水果系统有几个最基础的疑问,求教:
水果系统需不需要分区?或者说有没有像Win系统的分区这个概念?
一般程序都装在什么地方?系统会不会像Win系统那样发生故障需要重装?重装后那些程序个人存储的文件能保留吗?
现在水果系统能不能轻松读写ntfs磁盘格式下的大文件?可能需要和Win协同工作
1、Mac OS 其实和 BSD 系统有渊源,因此分区的概念当然在 Mac 下也会有,不过通常用户都是将 Mac 分一个区的
2、程序一般都安装在单独的地方 /Applications ,而你用户产生的文件则会在你的主目录里面,所以就算系统和程序都不能用,你将你的主目录中的文件备份了,那么基本你的数据都会在的
3、10.6 原生支持 ntfs 格式的分区,只是要设置下
准确来说MacOS和BSD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是NeXTSTEP和MacOSX
不需要,可以有
Application。导出或者备份有专门的工具很方便。
只读。第三方软件提供写支持。
跟LINUX系统一个样的
恩 好像MAC就是个unix
只有OSX这个版本有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关系
Mac确实是UNIX
这么多苍井空的片啊- –
我搞了人家的Macbook 一整天~也不覺得好在那裏…
哎哟,每次可能吧出的关于iphone或者其他的文章都能深深的打动我。昨天win7因为那个什么系统时光机的卸载而崩溃,我一度想安装ubuntu但是由于我电脑需要工作,没办法,刻盘了 由于分区没弄好,所以没继续装下去!
Spotlight搜索出来的东西不错哇。现在用的是正版的Windows7,打算再装一个ubuntu。
正版WIN7??膜拜啊~~~
硬刷BIOS oem激活的飘过
嗯哼,奖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