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各种网络围观小组纷纷成立,分享挖掘热点有趣事件,而后潮水般惨无人道的围观,浪上打浪,一波又一波,非常汹涌。不同以往,围观人士相对分散,主要靠论坛,知名博客带动。
而今年,网络围观更加蓬勃发展,从围观事件的第一现场留言上看,阵容更为庞大,加之传统媒体的报道,未来人群定会增多。了解网络围观的现象,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不明真相围观者,对于一名合格的网络围观者是很有用处的。
一.现实的围观
围观在现实当中处处会碰上,从古至今,概莫能外,是人群的天然行为。无论是围观精彩的吆喝卖艺,还是惨无人道的围观跳楼,围观在现实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观察一些现实的围观,有助于加深理解网络围观,毕竟网路的新闻来源于现实。
1.看热闹的围观:从众心理
2.好奇的围观:学知识
3.猎艳的围观:满足视觉性需求
4.出丑的围观:倒霉,戏弄某人
5.尴尬的围观:摄影师是围观者?报道者?
6.冷漠的围观:(责任分散效应)
7.高兴的围观:求爱,烘托气氛
8.残忍的围观:公判,游街示众。围观在这里有羞辱,示众,威慑,炫耀等意思。
围观本是一种中性的行为,但由于被围观对象的不同,处境不同,于是产生了许多情感意味,道德问题。借助网络的传播放大,这些问题不再围绕行为本身讨论,引申到围观人群道德素质,进而民族劣根性程度上。
对此我仅说一点:不能强求别人道德高尚,以满足假象自己为受害者的心理需求,充实自己高道德的幻想,这是个体制问题。关于怎么解决责任分散效应造成的冷漠围观,国外仍然在研究,试图通过法律等唤起围观者的责任。
现实的实例是引起网络争议的源泉。2007年,一位被围观者发出这样一帖子《今天我被三个小蟊贼暴打的时候,有你在围观吗?》,被围观者作为一个见义勇为的受害者,引发了广泛讨论。围观者可能就是明天的被围观者,形成个恶性循环,“老太太摔倒千万不要过去,别说是你撞的!”现实中也成了不成文的潜规则。
现实的不平衡,规则的错乱,后来就延伸到网路上,看多了不平,无奈无力,网民干脆嘲讽揶揄,娱乐。连严肃新闻也是:《男子闹自焚引来数百看客 老人带板凳围观(图)》。
但有点是必须明确的,现实围观连带的责任不要牵扯到网路上,把有些围观的弊病扩大化,更有甚者把此归结为网民的素质,胡乱批评,分不清是现实的失衡,法律的缺失引起,乱弹网民暴力。法律的大棒没问题网民还会举起道德大棒?
从传播学上讲,围观增加了真相的曝光度。曝光了事件的缘由,曝光了看客的心理,曝光了制度的失衡。
从围观不同的事件上看,围观则含义众多,可能有制止的作用,推动作用,也可能有包含贬义或褒义。
不管如何,围观现象吸引注意力,从而才能发现问题,改善弊病。
二.网络围观者的心理
现实围观跟网络围观差异在哪?
现实的围观者在现场,受人群影响,也可能受自己内心谴责和附带法律责任。网络围观不在现场,却又像是在营造围观现场,参与者无任何责任意识和不受从众影响,更多的是种娱乐行为。
既然网络围观,不在现场,无责任分散效应,那么这应该就是理想的中性围观了?所以只有能吸引眼球的,挑逗争议的事件和人,才会引发网络围观,而后果不会推到网民身上。
围观的网民心理无非以下几种,都是日常心理:
- 好奇:惊奇古怪所以围观
- 发泄: SB脑残所以围观
- 抓弄:挑逗戏弄所以围观
- 迷惑:不明真相所以围观
众多的网民围观行为的促成,都是因为某事件焦点引导,进而网民在心理需求驱动下自发进行围观。网民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可能因为寂寞就会狂欢出贾君鹏,谁能量化呢?
三.网络围观的行为表现
- 抢沙发,板凳,地板,地下室
- 某某到此一游,某某观光团,围观报道,某某发来贺电
总之尽量留言,留言增多会产生围观的效果。有时候围观,用特定可模仿的语句和口气,会形成喜剧,对被围观者产生挫败,被鄙视的感觉,给后来的围观者,产生种找到同类的欣喜感。
另外还有一些围观是由特定环境产生,如:速度围观!来迟可能帖子就会人间蒸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为了更易找到围观组织,特推几个专业围观阵地:
猫扑Wo | 强力围观团
豆瓣观光团
当时我就震惊了™
天涯观光团
百度贴吧里的几个大吧
四.最容易受围观的网友
众人众人众人众人众人
众人众人众人众人众人
众人裸女+奇人众人众
众人众人众人众人众人
众人众人众人众人众人
属于:好奇,本能,都爱看美女不是?最牛的就是拍裸女的奇人,艳照门就是例子。
即使英文也挡不住出国围观帖:《章子怡海滩“艳照门” 》,《视频围观溶解比基尼的溶解过程》。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 新人 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属于:不懂游戏规则,破坏队形,不知恶搞。 每个论坛都会有自己的小圈子文化,乱入狂喷极易遭围观。
像兄弟会的入会仪式,不抓弄下新人怎么行?受打击才能醒悟,经得住打击才能入会。更多可参:《围观新人漫画版大全》。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 脑残人 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属于:看到标题就喷情绪,不看完,不解楼主写什么。
脑残例子:《坚决支持主管部门关闭天意的断然决断!》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 捂毛人 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别有用心的捂毛最易遭围观,遇到这些渣渣,围观是必须的,围观可以曝光它们,以防异类打入普通网民行列,混淆视听。
如何分辨捂毛?请牢记以下B行为:
A.这鸡蛋真难吃。
B.我们养鸡场处于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基本养鸡方法二十年不动摇!
A.这鸡蛋真难吃。
B.你竟敢说我们养鸡场的鸡蛋难吃?你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
A.这鸡蛋真难吃。
B.难吃的鸡蛋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鸡蛋是好的,是优秀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A.这鸡蛋真难吃。
B.这是别有用心的煽动,你想干什么?
A.这鸡蛋真难吃。
B.这是谣言,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鸡蛋都是合格的!
五.不明真相群众的围观
很多人会问这个带特定形容的词是怎么来的?什么意思?请批判的看摘录的一些实例:
2004年,中华人们共和国公安部网站:战斗在公安一线的萍乡市公安局巡逻防暴警察支队
2005年,新华网:民警文化宫前抓赌博百余人起哄 七民警被打伤
2006年,CCTV网站:法院人员执行案件被围攻谩骂10小时
2007年,新华网:南宁城管开车碰倒受罚者 围观群众掀翻执法车
看到谁在创造性用这词了吗?
2008年这词开始喷了,正龙拍虎事件从07年10月一直延续到08年6月才宣判,次次挑逗网络围观,在才宣判周正龙后几天,6.28事件来了,6月29日新华网发布一则最新播报《贵州省瓮安县发生一起打砸烧事件》:
此事件就是转折,我也看到多数网民频繁调侃,但伴随而来的网络新词“俯卧撑”在一定程度上吸走了大多数关注。
2009年爆了吗?6.17石首事件,没产生网络新词,”不明真相群众“增多,网络围观暴起,搜索开始放量,有关部门也调整了舆论策略!接着7.5事件发生,某关部门慌乱断网,打击网络围观,至今仍封网。此为首次通讯手段打击,但未能撼动热词的上升,下图:
意识到事态渐大,舆论手段登场,7.28新华社发布了一则社论《群体性事件中少用“不明真相”》。
在新华网站内搜索“不明真相”,搜到8120篇,而网易站内搜索,只搜到647 篇。
有这么一群人,想了解事件的真相,却无法去调查,无法通过有效手段获知,信息不透明,扑朔迷离,那么这群人除了网络围观之外还能干什么?围观至少表明了他们在关注,那种无奈的关注。所以不明真相群众的围观,就是一种反问式的行为艺术。为什么群众总是不明真相的围观?
一个热词蛰伏得越久,往往成因越深厚,爆发得越猛,就像春哥的爆发,经历了漫长纠结的几年,终于在今年喷了。这词会喷吗?下图是搜索“围观”的区域关注度:
从上图看出,网络围观的频繁跟现实事件紧密联系。另外,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鸡屁股上一片空白?请回忆上面提过的断网。
这就是为什么网民要不明真相的围观!
六.活学活用,从网络再到现实
1.网易的评论盖楼就是典型的,从视觉和阅读,营造围观效果的例子。这个盖楼形式的设置非常利于围观某个出彩的评论,进而发挥创造。等于评论里的领头军了,因为评论还可以从围观中再创造。但也有个弱点,就是新闻容易让人忽略,迫不及待直奔评论。
2.多玩网页游戏的《水煮江山》,在七夕也推出了“国家级围观”系统,给予无法参加国战的玩家,可以选择围观敌国或自己人,围观敌国可使敌军攻击力与防御力下降!开发游戏的人还真能折腾,抓住任何网络趋势!
3.彻底活学活用《城管操作实战手册》,与时俱进,武汉城管推出围观高级战术: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不战而屈敌。对此我有个提议,以后记得带上沙发,板凳进行围观。
七.网络围观的效果
- 可能会引发另一场不平等的语言暴力,刷屏,爆博文或爆组
一个例子:《不要让绿坝白热闹一场》
- 推波助澜,简单粗暴
这是娱乐时代,圈养fans的时代。从韩白网络论战,可看到fans的力量,韩公子食客千万,中国第二大博!你不是往火炕条吗?即便他一再要求门徒理性讨论,勿骂人也无济于事。网络论战对于fans来说往往简单粗暴。
这使得以后批评人士得带点心理准备,你或许会遭到fans们围观,然后引起人肉,人品,人格一系列侮辱,不喷文只喷人,本来这些跟探讨批评的文字无关。
- 形成舆论监督,施加压力
从围观周老虎,到周久耕,正虎成了歪虎,天价烟成了裸烟,这就是进步。网络围观迫使官员要学会接受民众的细节“挑刺”,出口就是“你算个屁啊!”的官员,等待着千万张嘴喷吧!
- 自个意淫狂欢
1.好长,没看,打酱油路过围观
2.继续围观
3.路过顺带围观
4.再次路过再次围观
5.刻意路过围观
6.专门路过围观
7.成心围观
8.无聊人士围观
9.打酱油路过围观
10.讨要酱油钱围观
11.爬在房顶上围观
12.手持AK47围观
13.躲在窗子后面围观
八,网络围观才是真正的民意
今年起,网络围观频频受媒体关注,各大门户专题不断放炮。瞅到《网络围观,围观者亦需反省》这样的专题,我就纳闷了,这炮视乎往蚊子身上轰,反省个啥?你不揪主因,揪网民?
脱离1984的网民,大概不会忘记传统媒体制造的围观效应,从纸媒,到电波和电视,三位一体,虚构成大伙关心的话题,即便那并不存在。
而网络围观就不同,那是网民真正的参与制造话题,是网络的民意。什么事情值得围观不是由谁说了算,得看网民感兴趣否!
网络围观时代来了,带着民意的动向,即将燃遍四野。
第一张图图的女孩我见过,在太原
拉二胡自己赚学费的
莫非姑娘全国巡回演出?
虽然警笛鸣叫车队穿梭,你要是置若罔闻那就是虚张声势狐假虎威不值一提.
貌似那个什么G什么F什么W升级了,一些网站VPN都上不去了?
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陌生地域拎着酱油瓶情绪紧张地围观中。。。。
图片真的很慢
我一个人来围观
可能吧的话题永远都这么前卫,评论也经典。如果说CB是看资讯的地方,可能吧就是读资讯的地方。
哇,分析的很详细~~花了很大功夫吧?呵呵,老饕前来围观
围观中……
哇!上面好多围观的人!
~。~我果然是在下水道围观了
发下感慨……博主……你写这么篇文章得多久呀……?……又颇析……又要标字体颜色……又要插图……还是得从网络上寻找……有的可能还得自己制作……哇……博主……你写这么篇文章得花多少心思呀……佩服呐……
这篇文章写的不错。
PS:我们家韩公子是中国第一大博,你不要歪曲事实。
把Google trends和谐了吧
冷静分析~
其实有一点lz忘了,围观者的想法可能有时反而是有问题的……很多人利用设备换IP/ID围观没有考虑。一时头脑发热的爆民也没有考虑,因此如此武断的判定围观基本可以表达民意个人不赞同。
1.(现实)在路上你发现一群人在围观,如果你不去围观,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去围观了人思想就有问题了?
2.(网络)假设你自己换IP,换马甲不断围观一个话题,想引起别人注意,结果也真引来了众多网民。但是如果你围得话题不符合网民兴趣,同样不会有人去传播,结果是引不起广泛讨论,火不了。一句话,民意不符!你炒的不对味
关于“一时头脑发热的爆民”跟围观貌似无联系,暴民通常攻击谁,目标都非常明确,用不着围观。
好长的文章,慢慢欣赏。
围观至2010年1月1日
可能吧是个好博客~
恩。我发现木贼的水平长进了。比jason ng 强了。
jason ng 写技术,我乱扯网事,可能吧是群体博客,互补,共进
jason有时太愤了,总是想通过叽歪来显示自己的才华,不爽。
围观nmb
并且第100个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