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韩寒在博客中贴出了一部纪录片《海豚湾》。我看了这部片子,没想到越看下去,就越兴奋。我的思绪从海豚飘到环保,又飘到纪录片的宣传和呼吁功能,又飘到我们对好多国外纪录片的过分敏感。最后我问自己:
- 《海豚湾》这样的纪录片为什么能打动我?而另一些片子为什么不行?
- 《海豚湾》等影片怎样影响了我的思维和行动?看片前后相比,我的什么地方发生了改变?
- 国外纪录片和国内的相比,哪一方更“好看”,更能打动我?为什么?
- 看太多“敏感”的纪录片,会不会对我产生不好的影响?
从《海豚湾》展开话题,而不局限于该片,我打算用下面这篇文章来试着回答上述问题。
“用事实说话”,反响各不同
很多人看完《海豚湾》以后都有很深的感触。接触了很多新媒体meme,对此有很深免疫力的木贼同学都说:
动物权利保护者,还有绿色和平那伙抵制捕鲸的人太顽强了!看完只有这个感受。被他们的故事fuckbrain了。
豆瓣的页面上也普遍反映这部片子的精彩和令人难忘。一位观众自己考察列出了一系列看完电影以后及时行动的指南,指导大家如何去捐款支持公益组织,得到了众人响应。
也许大家还记得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但在国内“被消失”的那部片子。512一周年时我在班里播放了该片。播放过程中,同学们都为地震中遇难的学生家长表示义愤,一些同学甚至露出了咬牙切齿的神情。而我还清楚的记得地震当时,有老师提到“同学们不能只想到感动,也应该想想为什么学校会这么脆弱,是不是存在腐败问题”,同学们大声嚷“现在不是说那个问题的时候”。
2008年3月开始,我国在国内和国际同时播放一些有关西藏历史和西藏民族政策的纪录片,其中也有老外拍摄的,比如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彩虹英语电视合作拍摄的纪录片《Tibet Diary》。这部片子也在CCTV1和CCTV4播放过,央视网上还放出过HTTP下载链接。对于习惯了通过电骡拖外国纪录片的我们来说,这是授予一部“境外势力”拍摄的纪录片的无上光荣。
在国外,《Tibet Diary》受到还不错的反响,比如荣获的美国摄影家奖“最佳摄影奖”和2004美国奥罗拉金像奖“最佳纪录金像奖”。但是在国内,这部片和诸如《XX其人其事》这种样子的“纪录片”混在一起播放,伴随着国人耳朵听出茧子的陈词滥调,因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有的人觉得拍摄者“被统战”了——因为如果你去查一查“五洲传播中心”是什么来头,很容易看到:
五洲传播中心(五洲传播出版社)隶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是以对外宣传品制作为主要特色的多媒体、综合性对外传播机构。
因为沾上了官气,很有一些同学带着批判的眼光观看此片,每看到说西藏变化今非昔比的地方,就要给自己“解毒”,深怕被“官方叙事”绕进去。《Tibet Daily》的导演也说:“国外很多人对西藏本身不了解,甚至没有来过西藏。尤其xx在国外制造了很多不好的言论,很多外国人误解西藏的真实状况。可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这部片子,可能觉得这个片子是假的,是宣传口号,所以我们用真实人物讲这个故事,这个片子里面所有的人物、地点、人物命运都是真实的。”
我写过中国网络电视台的一篇分析文章,我提到过央视的纪录片里不乏精品,底下有同学反对说:
以作者的文风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央视在上世纪80年代和近几年拍摄的纪录片都不乏精品’这句话。
我很纳闷的是,凭什么说CCTV的纪录片就一定不好呢?至少《话说长江》、《故宫》、《玄奘之路》、《晋商》这类不怎么涉及意识形态的片子都是挺有看头的,我还没把一些当时能放,现在不能提的央视纪录片包含在内。
所以,我希望能稍微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最希望的是我们也能拍出像《海豚湾》一样震撼人心的纪录片,而上述现象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会不会我们花大力气,下大手笔拍出的纪录片,只是因为是“我们”拍的,而导致大家都躲着不看?而很多人依然会继续费力翻墙去看“他们”拍摄的纪录片?
纪录片怎样影响我们的固有观念
纪录片天生具有真实性,一旦被发现有虚假镜头和情节,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种真实带给普通观众的感觉是比平常接触到的信息要加倍的。原因也很简单:你可以反对一种观点,但你不能反对事实。
- 如果纪录片符合了我们的固有观念,这些观念就会得到强化,我们在论证这些观念时,会把纪录片提到的情节作为有力的证据;
- 如果纪录片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观念,往往会依据事实的冲击力大小,最终让观众完全与原先的看法“决裂”,而倒向纪录片宣传的观念;
- 还有一些纪录片能够让人们从多角度重新评估自身的认识,并予以修正。这种与纪录片立场的“妥协”并不是更坚信自己原来的认识,也不是完全推翻原来的认识,而是介于两者之中的一种中间状态。
以下举例说明。
片名 | 固有的想法 | 纪录片的介绍 | 看完以后的想法 | 对固有观念的影响 |
《故宫》 | 故宫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为世界留下的宝贵财富 | 介绍故宫的建造过程和其中蕴含的宝物 | 更加让我们为故宫的存在而自豪 | 正向(增强) |
《海豚湾》 | 我们去观看海豚表演是为了感受自然之美,和体会海豚带给人们的快乐 | 海豚表演违背了海豚的天性,并且在此背后有大量的海豚被屠杀 | 以后再也不会花钱去看海豚表演,支持这个黑暗的产业了 | 负向(减弱,颠覆) |
《国情备忘录》 | A.中国地大物博,发展前途光明 B.中国社会问题复杂,社会矛盾重重 |
既展示了人口、资源、社会的矛盾和压力,又提出了原因和解决方案,并举例说明可行的应对措施 | 两种对国情的极端认识趋向于中和 | 双向(部分强化,部分弱化) |
而根据受众对媒体的“选择性认知”,我们会对包括纪录片在内,媒体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因此尽管纪录片的“真实”是一记“猛药”,一般来说,我们依然不会完全领会拍摄者想让我们领会的意图。上面有些人“带着有色眼镜看”《Tibet Diary》就是一例。
“选择性认知”的典型表现如下:
选择性接触 | 1、只接触自己认为“真实可信”的媒体或团队拍摄的影片,比如有些人认准CCTV,另一些人认准BBC、NHK。 2、在涉及中国的话题时,只接触传达正面信息的,或只接触传达负面信息的纪录片。 |
选择性理解 | 1、如果有些人认为BBC、NHK等媒体的纪录片“真实可信”,那么一旦他们的片子出现了赞扬中国的镜头和叙述,则要查证“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压力”或者 “是不是被采访者看到外国人说了违心的话”(不管片中记叙的事情有多真实)。 2、反之,如果有些人认为CCTV等媒体的纪录片“真实可信”,那么一旦看到外国纪录片出现了反映中国社会问题的镜头和叙述,则要认为“这是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的陷害和侮辱”,是“不实报道”(同样,不管片中记叙的事情有多真实)。 |
选择性记忆 | 1、每当BBC、NHK等媒体拍摄了敏感纪录片时,或者每当CCTV等媒体拍摄了类似《复兴之路》这样的影片时,都被当作各媒体的典型代表作,而被大家记住。 2、两方对垒的阵营都认同“BBC等媒体就喜欢拍敏感纪录片,CCTV等媒体就喜欢拍宣传类型的纪录片”,不同的是一方认为“敏感纪录片”比“宣传纪录片”好,另一方则反之。 3、被定性的媒体,拍摄的无关意识形态的影片反而很少受人关注。CCTV拍摄的自然风光片、历史、文化纪录片尤其被人们遗忘。 |
“敏感”纪录片怎样引发辩论
不过,不管好或者坏,不管我们对纪录片做出何等评价,我们都很难忽略纪录片对我们的认知和思维产生的影响。就像一句用来评价比尔·盖茨的著名的话:“你可以爱他、讨厌他,甚至恨他,但你永远都无法忽视他。”
尤其是讲咱们中国的纪录片,再尤其是讲咱们中国“不好”的事情的纪录片,更容易让网上两派阵营磨刀擦枪,展开口水战。总之,你就是无法忽视它。那些“自由”的或叫“反动”的片子——随你怎么说啦,就像一根鱼刺鲠在喉咙,让你无法释怀。
对体制的监督和批评是实现科学执政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国外给我们拍摄的“那些”纪录片,我们为何要如此敏感,就像被人戳到了G点一样?在我看来:
- 首先,中国人和东亚其他民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丑不可外扬”。自己的事情非要被外人指手画脚?“中国人受洋人欺侮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 其次,国外一些纪录片的拍摄手段比我们高明。影片想要传递的情感和观念能够清晰地被接收到,并与固有观念发生强烈的共鸣或者碰撞。
- 第三,纪录片如果叙述的确实是事实,那么事实便无法反驳。即使我们感到“这事实背后要说的道理很难接受”也没有办法,很多人明显是恼羞成怒,因此辩论中什么样的话都说得出来。
- 第四,“选择性记忆”让我们形成了对拍摄者的刻板成见,这种印象进一步推广到“中国人”和“外国人(香港台湾人)”,“官方”与“民间”的对立,使我们欣赏纪录片受到的干扰更加严重。
- 第五,我们的讨论还受到同一个讨论区内的成员相互影响,随着讨论的深入而进一步激烈。从VeryCD资源页下面的讨论里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越到后来辩论中非理性的成分越多。请参考木贼同学的《网络文化背后的法则》。
- 最后,由于对公开部分影片可能会导致的结果不确定,对社会可能的反响感到恐惧,国家会禁止上述敏感纪录片的放映、传播和介绍。这使得这些影片无缘无故就添加了神秘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使人们很难不带上“有色眼镜”去看这些“禁片”。
一位博客通过科学上的解释让我们明白在人类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坏”比“好”重要,更容易被人们优先考虑或记住。
坏比好重要。负面偏见可以解释很多事情。如果向你介绍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同时告诉你一条他的优点和一条他的缺点,你更容易用缺点去记住这个人。也许你曾经多次帮一个朋友的忙,他觉得理所当然;一旦你有一次没有帮他,他可能会非常生气。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
据说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假设给杀人犯立功赎罪的机会,让他们去英勇地救人,请问你认为一个杀过一个人的杀人犯要救多少人才能弥补他的罪过呢?调查结果是平均要求救25个人!
在某些同学看来,既然CCTV拍过那么多他们不喜欢看的片子,那是不是要拍出这些片子数量的25倍之多的“好片子”才能扭转CCTV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呢?我看恐怕比这还困难。
小心“局部真实”代替“全局真实”
基于以上原因,一些平时不喜欢凑热闹,不想出头的同学就会认为看纪录片“比较危险”,认为“经常看那些不好的东西,看阴暗面,头脑就偏激了”,也就是我们听了很熟悉的那句“好消息让生活更甜蜜”。
别以为只有国内的同学这么想。一场国外的研讨会上,新闻记者们就抱怨说,纪录片原本是希望通过记录真实来反映社会的原貌,现在却变成了各种利益团体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
- 那种纯正而中立的纪录片,因为没有企业和组织的赞助,正在不断衰落;
- 而我们看到的能引发深刻“辩论”的纪录片,则大都加入了某种呼吁,希望你去认同某种主张。“独立的外表使纪录片成为宣扬企业利益的理想工具。”
纪录片要注重真实性 | 纪录片要注重教育意义 |
用“事实”说话 | 用事实“说话” |
允许观众得出各种观点 | 引导观众得出某种特定观点 |
记录者本身不打算干预事件进程 | 记录者希望通过影片影响事件进程 |
同时引用正、反、中立各方的案例 | 侧重引用一方的案例和陈述 |
正、反、中立各方的陈述比重与各方在事实上所占的比重相当 | 正、反、中立的比重与事实严重不符 |
反映全局真实 | 反映局部真实 |
我希望大家注意的一点是“局部真实”和“全局真实”的区别。我认为
全局真实:正、反、中立各方的陈述比重与各方在事实上所占的比重相当。这一比重可以通过科学严谨的统计数据确定。在通过统计学方法得知不同人群的比重之后,再按比例确定报道的篇幅和角度。
回想“文革”时期,确实有部分地区因为人们勤劳肯干获得了丰收或者丰产,但大多数地区被折腾得很惨却是不容回避的“全局真实”。然而报纸只宣传“优秀典型”,这就用“局部真实”代替了“全局真实”,导致了国民甚至领导干部对局势的错误判断。
纪录片因为篇幅所限和观众口味,往往只能采取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放大个体的遭遇来反射全局的状态。但这样,最容易陷入“局部真实”的误区。我们需要问一问:
- 《Tibet Daily》里“所有的人物、地点、人物命运都是真实的”不假,但这些人物是不是最能代表当地居民?
- 那部“被消失”的地震纪录片介绍了孩子家长的故事,但真的是当地所有的孩子家长的生存状态都能被概括吗?如果不是,有没有用妥善的手段提醒观众呢?
- 还有,如果是介绍春运的影片,你是访问一个买到票的民工,还是访问一个买不到票的民工?
等等。
做自己的“反方”
很多不喜欢国内纪录片的同学恐怕是经过了很多“洗礼”,对CCTV等机构用事实“说话”有了很深的体会,但是外国纪录片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他们并没有很深入的思考这一点。其实,如果把“逐条批判”国内纪录片的办法拿来用在批评《海豚湾》这样的影片上,也能看出很多问题来:
正方 | 反方 |
海豚拥有高度发达的智力,也是人类的朋友,不应该被如此粗暴的杀戮。 | 如果推而广之到所有的动植物上,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那我们靠吃什么活着呢? |
海豚和猫猫狗狗多么可爱啊!面对他们和人类的亲密相处,你忍心看到它们受伤害吗? | 难道看上去符合人类审美的动物天生高“物”一等,就算同是人类养殖的也如此? |
人们屠杀野生海豚,干扰了大自然的正常生态循环,我们不应该破坏生态平衡。 | 射杀野猪和野鸡,采摘野菜,将它们端上餐桌可没有被说成“破坏生态平衡”。 |
日本人对渔业的消费占了全球那么大的比重,他们应该反省,并减少对鱼类的捕捞。 |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难保你餐桌上的鱼类不是来自日本。先从管住你自己的嘴开始吧。 |
他们怎能那样血腥的对待海豚呢?海豚死去的时候多么痛苦啊,它们的惨叫让人流泪。 | 如果你有幸参观屠宰场,那么杀猪的声音好像更惨不忍听,至少用卡巴斯基的也能体会到吧? |
这里的“反方”并不能被简单的批为“冷血”,“为血腥辩护”。
- “反方”希望我们所有人降低身段,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随意批评别人而不先反省自己,正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
- “反方”提醒我们不要跳着脚骂“小日本怎么这么不是东西”,而是先从自身思考,看看“我能做什么”。
- 同时,“反方”也提醒我们,对社会的不公平,不完美的现象作出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竞其功,需要一个很漫长,很复杂的过程。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不断的自己扮演自己的“反方”,全面的、批判的看你得出的每一条结论。正如上文提到的博客最后所说:
一个成熟的政府应该理解这些坏消息和批评声音其实跟电视剧里都是爱情故事一样,是一种偏见。他们反对你做的这件事,不见得反对你的全部。
一个成熟的读者看报纸的时候也应该理解专栏作家的“坏”毛病。这个国家有毛病,不等于这个国家没前途。
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被自己的杏仁核绑架。
如果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不管看出自哪里的纪录片,都肯定可以从中发现有益于我们认识世界,作出行动的东西,而避开偏激和片面的暗礁。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的分割线
《海豚湾》主要讲述的当然是保护海豚的故事。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有些情节似曾相识。兴许看到下面的段落,各位读者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在“浦岛饭店”,日本当地的“保安”请里克“喝茶”。
保:你来日本是要对抗我们捕捉海豚和鲸鱼吗?
里:不是。
保:反对鲸鱼捕猎和海豚捕猎?
里:不是。
保:抗议?
里:不是。
保:真的不是?
里:不是。
保:(日语,对旁边的人)他说不是。
保:我希望……你不要进入禁区。
里:不去,不去。好,我知道。
保:绝对不能进入。
里:嗯,我不进去,不进去。
保:嗯……非常感谢,然后……
里:不客气。
“政府在某些方面很擅长,比如召集大家开会,大家握手言欢,一团和气,但却看不到他们得出什么结果。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说,‘永远不要指望政府或者机构可以解决任何重大问题,所有社会变化都源于个人的激情。’”
“还没有人看到那里发生的事情,所以要想阻止这一切,就必须先揭露这一切。渔民们声明说‘不准拍照’,告示牌也说‘不准拍照’。所以想要阻止这一切,就要不断向世人揭露这一切。最终,日本政府会说:‘够了,不能再这样了。这真是一场公关的噩梦。’”
而在环保人士们不带相机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的渔民便向他们挑衅。“他们简直是在怂恿我揍他们,而我差一点就动了手。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只要出现动手打人这样的事件,他们就有理由驱逐我们。他们要想摆脱我们,就可以把‘罪证’拍下来驱逐我们。我大多数时候都小心的不让自己因为莫须有的罪行而被捕,而他们有时候确实想找些这样莫须有的罪行来逮捕我。”
“如果我们被捕,多久之后他们才会提起指控?”
“他们压根不用指控。照日本法律的规定,他们不用指控也能关你28天。九成的案子就是靠这28天内的招供定罪的。因为他们拷问你是合法的,他们会半夜把你叫起来,然后整晚折腾,知道吧……”
“国际捕鲸委员会这样做,是在扼杀像太地町这样以捕鲸为业的沿海小镇。委员会应当认真考虑本提案。”
“多米尼加赞同日本代表团,我们强烈支持本提案。”
“安提瓜和巴布达就本提案的完整性表示支持。我们能不能给一点关怀,给一点同情给身处困境的日本人民?”
“现在我们就有机会帮助日本,帮助日本事业,帮助太地町人民。因此我们强烈要求IWC准许他们对捕鲸业的基本需求。因此,圣基茨和尼维斯支持本提案。”
“谢谢,主席先生。”
“(安提瓜)政府是最近才开始对捕鲸产生了兴趣,因为日本政府花钱让他们感兴趣。日本政府以及他们的机构前往那些经济小国提供经济援助。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只为了先把他们拉进IWC。接着,等他们参加会议,就会投票给日本。21世纪的捕鲸行业就是这么运作的。”
“即使是瞎了眼的旁观者也看得出,这些人为了几个日元就把自己给卖了。日本政府出钱,资助我们出席国际捕鲸委员会会议,这跟营养什么的毫无关系。他们无非是说,‘你投了票给我们,那我就给你们点实在的,好让你们知道投这个票是划算的。’……东加勒比海的每个岛国,圣基茨,安提瓜,圣文森特,圣卢西亚,格林纳达,多米尼加……我们都得到了一样的好处。在多米尼加,我们建造了价值两千两百万的渔业大楼,如今被当地商人用作存储进口肉鸡的仓库。”
“我今年访问了日本,发现了另一个十分诡异的理由,可以解释日本在IWC的立场。这与经济无关,甚至与政治无关,只不过是…所谓大日本帝国的思想余孽在作祟。他们受够了西方国家,受够了他们指挥着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我偏要捕鲸,看你怎么阻止我?’某些被误导的民族自豪感在作祟。”
最后,感谢韩寒向我们推荐这部纪录片。
难得看到一篇文章下面没有评论……
速度真快~我一看到推就来了。。还是晚了一步
你的名字太长了……
有道理。。。
早上好
额………………..
深夜支持~海豚湾确实震撼。。当时就一边捏着拳头一边骂小日本。。
CCP偶尔开小会时播放的内参片是纪录片中的一朵奇葩
我第一眼看到海豚湾的时候还以为是海豚湾恋人…
我也是这么想的….==
前排占座~
哇~前排~
还难得在前排,纪录片不就是想日志一样么,唯一不同的就是纪录片是建立在媒体中,通过电视,影视传播,而日志是通过笔记本或博客进行传播。
第一次看的纪录片忘记是什么名字了,好像是西部大开发什么的····
大家真早啊
问个问题,为何第一篇日志的标题在首页上看上去 没有显示呢
似乎是设置成了白色的标题…
搬运:http://www.verycd.com/topics/2799104/
这篇文章很中性,以后每次看纪录片之前看看这篇文章,然后就会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看下去。
戈尔《难以忽视的真相》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当初看的时候被深深的触动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气候变暖 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骗局,这无疑给“真相”下了一个更好的定义。如何通过纪录片正确的认识真相,确实是件比较难的事
楼主改一下错别字:”我们都很难忽略纪录片最我们的认知和思维产生的影响“ ”最“改为”对“..继续看文
很喜欢可能吧,感觉里面写的内容非常具有”某种”意义,大脑很享受.但总觉更新太慢,虽也自觉写遍好的博文需要不少时间与精力.
我认为这篇文章是可能吧有史以来写的最好的一篇!分析很透彻,观点也很中立。
我们长期在中国大陆这样一个压抑的文化氛围中使我们在对待国外和国内的纪录片时都戴上了有色眼镜,确实,这个有色眼镜不是毫无依据的,就像文中提到了”局部真实“。我也认为带有意识形态的纪录片会成为某国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工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纪录片的播放可能导致两个结果 1.爱国人士深深被感染 2.激进人士觉得这是一派胡言。
我个人认为,应当强烈支持中立地描述事实。而不应该大张赞扬观点中立,因为这将成为观点表达的障碍。事实不一定中立,如:每个犯罪的人不一定有令人纠结的作案理由。所以检验一个观点跟事实是否符合就是让它与反对和中立的观点相碰撞。如果人们发表观点前想的是“我的观点是否中立”而不是“我的观点是否逼近事实而被人所接受”,则人们只会发表中庸的观点,而那些观点将是模棱两可的。同理,也不主张观点偏激。我主张的是应当逼近事实。
我记得这么一句话:最让人害怕的不是你的敌人,而是那些立场不分明的那人(也就是那些所谓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何时偏向谁(写得不是很准确,不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我,怀疑一切。
怀疑一切的人,无法做判断,进而无法做出实践。当然,毕竟没有人可以怀疑一切。比如你怀疑进化论么?或者启蒙?你的怀疑的思考是建立在前人的的思考的怀疑之上的。
看来对那些"宣传媒体"固有的偏见也不是一件好事。
顶LJ的文章
既然说到了那部片子,我什么也不知道……
ed2k://|file|%E5%8A%AB%E5%90%8E%E5%A4%A9%E5%BA%9C.mpg|860989440|79418FB595E46146F0FDD90FDC72EC8A|h=LQWVUUUJHTFYYY2KXKOAEEUXSYKUVZY4|/
ed2k://|file|%E5%8A%AB%E5%90%8E%E5%A4%A9%E5%BA%9C.srt|21756|178FC04F558EF7F516680FD070F993CE|h=WCIDLB5235NWLGX2P2QJHPLO54BUY24Q|/
嗯… 还有很多没有获奖的纪录片给人的思考空间灰常大…
出个论文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