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公园

阅读时间 4 分钟,快速阅读仅需 2 分钟。

这不是一篇软文,是一篇随笔。

Twitter上有很多朋友在问,为什么我这段时间的更新频率如此之低。原因有几方面,其中一个是我目前参与到了“极客公园”(点此链接注册后自动成为我的好友)的项目中去,分身乏术。

自己真正投入到一个项目里面时,才发现时间是如此珍贵的,这两个月来我几乎没有认真看过Google Reader,有时不免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但能参与到一个博客以外的web2.0项目里,学习到的东西还是有不少的。

极客公园,我们团队它的定位是:IT、商业资讯精读社区,除了资讯,公园里还提供比如“下注未来”、“广播”等娱乐设施。

漫画由乖乖提供

写了3年多的博客,我和可能吧得到了很多荣誉,包括大量的读者、现实中的人脉、微博里的关注者、搜狐的IT新闻奖、德国之声的最佳中文博客奖、GFW国家认证、喝茶谈话的机会。我一直在思考,可能吧还能怎样发展下去,我还要追求什么东西。对于博客的发展,我有些茫然。

于是我参与到极客公园的建设中去。

极客与信息达人

极客公园这个项目从计划到6月8日推出beta版,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团队对极客公园的定位变更了很多次。我在2010年1月加入到极客公园团队,当时极客公园的域名比现在的要长,而且还是cn域名。

当时我们试图打造一个关于商业的微博客,下图为年初的界面截图:

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单纯的微博客没有意义,于是我们将重点放到资讯精读当中,并计划不断完善和加入各种与商业相关的应用,比如“下注未来”。

如果要找一个已有的模型来理解极客公园,我认为“Slashdot+Twitter”会是最恰切的。

一方面我们认为网上的资讯太多,需要人工来筛选优秀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阅读是让人烦躁的要让人快速地了解某个信息,应该用微博化的语言来描述。我认为这是极客公园最核心的价值。

和Slashdot不同的是,极客公园里所有的精选内容都是先由用户提供的,编辑从中筛选优秀的,并将他们发布到“捕风捉影”里面。

做好最坏的打算

前两天LEMONed在极客公园里问我如何避免极客公园陷入当年海内网冷清的局面。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在做这个社区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要让用户留在社区,关键是他能在这个社区里找到同伴。“同伴”可以是已经认识的朋友,也可以是臭味相投的陌生人。

我在写极客公园的推广计划时,将目标群体定位到:Blogger、科技与商业关注者、媒体人、分享者、互联网重度使用者。

这5者会有重叠,在我们眼中,这5类人都是极客,于是我总结了极客的一些特征:

这仅仅是我们的设想,实际上社区会有什么用户、用户都做些什么……可能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倒闭的SNS有很多,我不能说极客公园会是一个成功的社区,实际上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运营失败,就将它当作公司内部的社区来使用。

如何避免和谐?

在中国做任何能让用户产生内容的网站都意味着,服务器不知道哪一天会被拔掉网线

我是不透明互联网审查的坚决反对者,同时作为网站的运营者我很矛盾。我不知道应不应该禁止用户使用“胡锦涛”作为用户名,不知道应不应该删掉用户发布的关于如何上Youtube的文章,不知道应不应该过滤掉那些包含了“六四”的内容……

新浪微博的审查机制让我感到恶心,从头发到脚趾都感到恶心,他们比老大哥更敏感,敏感到你看一下它的胸部它都能流出大量的液体。

显然我是不愿意看到极客公园像新浪那样大量出水。

但是,在中国做网站又不得不考虑这一点。没有一个网站能完完全全知道老大哥在想什么,所以只能凭自己的政治觉悟性去和谐掉一些内容,从而保证自身的“安全”运营。

所以,如果你问我如何避免被和谐?我无法准确地回答。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招聘广告

我们正在招人,PHP开发工程师和Web UI工程师, 地点是北京。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点击这里看详情。

看完后如果还有兴趣,可以直接给我发邮件: jason[AT]kenengba.com 。

84 条评论

  1. 终于翻墙过来了,颇是感慨….极客公园的定位于未来的思路很赞同,现在的网络资讯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寻找的耐心却越来越少…..极客开播,我乐意做内测….祝福可能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