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凭什么老骂支付宝?

阅读时间 6 分钟,快速阅读仅需 2 分钟。

凭它脑子进了屎,又进了屎。

为什么 Google 在愚人节开个玩笑会获得大家点赞,而支付宝在六一儿童节给用户在昵称里默认添加「宝宝」会遭到嘲讽和诟病?

今天是儿童节,看过《皇帝的新衣》都知道,儿童的眼睛是(默认)雪亮的,他们能道出真相,虽然已经快到 30 岁,我今天尝试用一个儿童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支付宝那么招骂,到底支付宝又做错了什么。

2

忙死支付宝工程师的一天

看看今天支付宝的工程师宝宝们,有多忙。

不允许更改昵称

2016 年 6 月 1 日早上,支付宝把所有用户的昵称都改成了「XXX 宝宝」,也就是,都添加了「宝宝」二字,经测试,如果名字本身已经带了简体中文的「宝宝」,支付宝不会再次添加。

如果用户试图更改昵称,会被系统提示,不允许更改:

2_pic


你没看错,6月1日- 6月5日,用户不能更改昵称。

允许修改昵称实体

估计是被用户和自媒体骂惨了,下午支付宝允许修改昵称,但只允许修改昵称的主体,无论你怎么修改,保存后,它都会默认加上「宝宝」二字,如下图:

一个下午回到解放前

本来还信誓旦旦不让用户修改昵称,但估计是用户不买这个儿童节的账,比如微博上,就有大量这样的评论:

屏幕快照 2016-06-01 下午7.32.16


现在,支付宝已经不给用户强制添加「宝宝」后缀。

拍脑袋的营销活动

我只想说,支付宝的运营们,你们都当工程师的时间不是时间么?不能好好地先策划好么?为什么一天之内改来改去?

真的不能。

因为,支付宝这次营销,很明显是拍脑袋进行的。甚至可能是在昨天拍出来的。

为什么?

稍有技术常识的产品经理或运营,如果要去策划在用户昵称后添加「宝宝」后缀的活动,默认的做法可能是:

  1. 在上一个版本的客户端里内置了昵称后缀这个字段
  2. 这个字段通过远程开关来决定显示或隐藏
  3. 这个字段不允许用户修改,但允许用户选择是否显示
  4. 后缀能通过服务器远程更改,比如到了父亲节时,都改成「马云是我儿子」

这种做法既降低了临时的技术成本,也让这次营销有了扩展性 — 下次还可以用。

但支付宝是怎么做的?

从表面上判断,它的做法有可能是:

  1. 5 月 31 日,工程师将支付宝所有用户名的昵称跑了一遍,在数据上做了备份
  2. 6 月 1 日,工程师运行程序,修改用户昵称,在名字后面添加「宝宝」
  3. 当用户投诉不能修改昵称后,工程师将做法改成用户可以修改昵称,但修改后,重新添加「宝宝」后缀
  4. 按原计划,6 月 5 日,从备份的数据里,恢复用户昵称

判断不一定对,但肯定不会是用产品化的思维去操作这次营销

这是一种危险的做法,你在直接修改用户数据,就好像你在用微信,忽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昵称被修改了,这难道不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你难道不会觉得账号被盗了?

一个用户量上亿的产品,就这样随意修改用户的数据?

一个用户量上亿的产品,为什么不能早早地规划好营销方案,而是突然想到:

「啊,明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得搞点活动」

于是就拍脑袋用如此危险的方法来营销?

社交毒瘾作祟,KPI 作祟。

6 月 2 日更新:

以下截图证明了,这次营销确实是在 5 月 31 日拍脑袋确定的。

IMG_1419

没有社交基因,却老想玩社交

支付宝有多么恨微信,估计随便一个老奶奶都知道,它做了各种尝试,试图动摇微信在社交上的垄断地位。它一步一步地在模仿微信,却画出了一个四不像。春晚的红包营销,就是一个脑子进了屎的好例子。

支付宝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支付工具,它支持的银行比微信支付多,它支持的缴费服务比微信支付多,它本应是一个人人都会选择的支付工具。

但它却在支付这个路上越走越偏,甚至,我怀疑会不会有一天,为了模仿微信,它不会不把图标颜色换成绿色。

严肃的支付场景与「宝宝」

支付,是一件严肃的事。

社交,支付宝没有基因。

「宝宝」,这个词具有社交属性,这是一次关于社交的营销。

春晚抢红包,已经被公认为一次极其失败的营销,没有带动支付宝进入社交领域。

在有社交功能,但没有人社交的支付宝里,做一次关于社交的营销有什么意义?

在既没有社交,也没有温度,且十分严肃的支付场景里,给每个人的昵称按上「宝宝」两个字的意义何在?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宝宝」这个称呼

再者,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宝宝」这个词。像我这种快到中年的屌丝男,平时开玩笑可以说「宝宝不开心」,但你强行给我加了这两个字,我唯一感受到的就是恶心。

又比如,如果我默认的昵称是「期待每个星期日」,你给我改成了「期待每个星期日宝宝」;我的昵称是「老摔死」,你给我改成了「老摔死宝宝」,显然这都不合适。又比如一位可能吧读者给我发的这个截图:

1.pic

还是那句话,这次营销没有经过仔细的策划,全凭拍脑袋

没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对于注重 KPI 的支付宝来讲,这次营销是成功的。以下 3 部分内容纯粹虚构,如有雷同,肯定不是他们的原话。

没事,用户活跃度上升了

你看,很多原先不怎么用支付宝的人,因为知道自己的昵称被修改了,都打开或重新安装支付宝,去看一看自己的昵称,并尝试改回来。

由此,这次营销提高了用户活跃度,是一次成功的营销。

没事,占据新闻头条了

你看,我们这次营销一天改了 3 次规则,并成功引起了用户的愤怒,大量媒体在报道,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我们成功占据了新闻头条。而且,连微信上的人都在讨论支付宝,这难道不是我们占领敌人阵地了么?

由此,这次营销提高了媒体曝光度,是一次成功的营销。

没事,年终奖提前拿到了

你看,提高了用户活跃度,又提高了媒体关注度,作为支付宝的运营团队,我们提前完成了 KPI ,我们可能提前拿到年终奖。而且,我们还可以用类似的办法,不断重复提高用户活跃度,我们相信,我们是全宇宙最好的运营团队。

由此,这肯定是一次成功的营销,并且会持续产生很多成功的营销。

有事

以上纯粹扯淡。

一个厨师如果有当赛车手的梦想,他不会在自己的厨房里开车,因为他珍惜自己的厨房,不忍心厨房被撞坏。

另一方面,它也知道,厨房不是拿来赛车的,厨房再大,也没有赛车场大,而且,厨房根本不是专业的赛道。赛车,还得去赛道上开。

支付宝也一样,一个支付工具,一个金融工具,甚至一个理财产品,理应帮用户管好钱,理应把支付做好,如果你想去做社交,开上你的车,走上赛道。

还有,找一批真正的赛车手去开车。

3 条评论

  1. 那个,你对他们采用什么技术方案修改昵称的猜测正确的可能性非常低
    修改昵称只改数据接口就行了,没必要像你说的又备份又跑一遍修改再从备份恢复那么麻烦

    =======【以下是你的原文】===========
    从表面上判断,它的做法有可能是:

    5 月 31 日,工程师将支付宝所有用户名的昵称跑了一遍,在数据上做了备份
    6 月 1 日,工程师运行程序,修改用户昵称,在名字后面添加「宝宝」
    当用户投诉不能修改昵称后,工程师将做法改成用户可以修改昵称,但修改后,重新添加「宝宝」后缀
    按原计划,6 月 5 日,从备份的数据里,恢复用户昵称

    • 仔细看原文就不会这样问了——要在办活动之前就预见到要以更复杂的逻辑显示用户昵称不太显示,而临时发布新版本又不能确保所有人同一时间收到效果(后面也印证了,是在6.1前一天想到的主意)。这会给技术带来很大困难,除非有未卜先知的客户端设计,能够想到的直接的方法是修改数据库,或者在每次回复请求的时候加上“宝宝”,都是不太干净安全的方法(结合一个星期不能改昵称,更有可能是前者)

回复 西瓜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