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信息的咽喉

阅读时间 3 分钟,快速阅读仅需 1 分钟。

中国互联网并不是完全持久的互联网,很多内容可能一瞬间就会因为或这或哪的原因消失了。但是,不同于纸张,字节是容易被复制的,因此可以说没有任何网页是可以被删除的,因为在删除前很可能已经被复制和传播了。

而总是有一些人,试图用他们的淫威让我们屈服,让我们去删除他们不乐意看到的内容,但是,他们消灭的只是一块小冰块,冰山还有很多“角”。

这是一篇没有绿条,没有分点的文章,都是我这几天的一些感想。

或许朝鲜的做法是对的,它至今仍然没开放互联网,没有互联网的世界是和平的,因为这里面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你很难接收到其它内容,甚至几乎不可能接收到其它的价值观。

以往的传播方式都是1.0的,很容易控制,这包括:

1、报刊

2、电视

3、广播

4、宣传

这4种信息传播的渠道都是中心化的,只要扼住中心的喉咙,信息就无法散射出去

在这种形式下,非主流价值的消息只能通过人传人的方式地下传播,在传播速度和广度上都大打折扣。

因此在传播1.0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被有权力的一方消灭,这里要动用的人力物力都是相对较少的

但是,如果不小心打开了互联网的大门,管理就变得混乱了。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更平坦,信息不对称被削弱,权力无法真正扼住信息传播的全部渠道。

如果不能用较少的人力完成一件事,那就加大人力投入吧!这是一个冷笑话的逻辑,但显然他们的确这样做了。当然,在经济危机下,这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措施。

因为2.0方式的传播是去中心化的,每个网站都可以成为一个细小的中心,“大中心”不复存在,如果继续用1.0的思想来管理2.0的信息传播,那结果是很容易猜到的:由上至下管理人员越来越多,参差不齐,但依然无法真正做到1.0对1.0的效果。

这些人的存在,或者说这些政策的存在,让互联网变得人心惶惶,草木皆兵。最大的体现是在博客里,尤为BSP。

新浪博客是删文章最严重的BSP,管理人员怕惹到麻烦,于是就把麻烦转嫁到用户手里,宁可杀错一千个,也绝对不会放过半个。但事实上被删的一百篇博文里,可能只有1篇是确实需要删除的。

不说新浪,有时我自己也会删一些博客评论,因为我害怕,我害怕一旦有什么他们看不爽的话,整个博客就毁了,我怕我这2年来付出的精力毁于一旦。

这能怪谁?

这只能怪这个该死的互联网,互联网让权力部门感到头疼,出台一个又一个见得人和不见得人的政策,搞得人心惶惶,生怕触动到太上皇的一根毛发。

你看,互联网是多么邪恶啊!

一次又一次的反低俗,一个又一个的绿坝,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只是无人相信的堂皇借口。

128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