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昨天宣布将停止开发Google Wave,因为它的用户数量达不到Google的预期,但会维持它的运行并将部分代码开源。在写前面一句话的时候,我在思考要不要先介绍一下"Google Wave"是什么,但我陷入了困境,因为我不能用简短的语句来描述Google Wave是什么。
我去年很早就拿到了Google Wave的内测资格,但基本上很少用,我觉得它不是不能替代的,它能完成的工作,有其它服务比它做得更好。
有些媒体在报道Wave时说它是社交服务,有些则说它是协作工具。在Google Wave里,你能看到它们的身影:Email, Twitter, Google Docs, BBS, Facebook。多合一一定是好的吗?Google用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不一定。
失败的社交产品
如果说Wave是一个社交工具,它太复杂太严肃了。在Google搜索“google wave 教程”有8万多个结果,这仅仅是中文互联网里的结果,Franky以前也在可能吧写了一篇超长的教程“Google Wave从入门到进阶”。有教程则意味着一个服务或软件不容易上手,需要学习。但如果将Google Wave定义为一个社交服务,在焦躁的互联网里,谁又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如何使用呢?
Facebook是一个社交工具,它功能很强大,也有很多组件,但我们很少看到有“Facebook 教程”之类的文章。即使有,也是“中国国内上Facebook教程”这方面的“教程”。
相比之下,Google Wave作为社交工具的易用性确实差强人意。上手难,用户自然就不会多,并不是每个用户都有时间有精力去学习一个复杂的但对自己可能没有太大价值的工具。
功能缺失的协作工具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认为Google Wave更像是一个协作工具。作为协作工具,Wave欠缺的是稳定性与高级功能。
稳定性
很多人抱怨Google Wave不够稳定,实际上从我从去年6月开始使用Google Wave,直到现在,每一次打开Google Wave,它几乎都会崩溃一次。
在线协作对稳定性的追求高于人们对其它产品的追求,而Google Wave恰恰在稳定性上无法满足在线协作的需求,这是Wave被冷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高级功能
作为协作工具,Wave过于简单。
Zoho、Google Docs都是很好的在线协作工具,它们的功能很强大,虽然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但它们能满足在线协作的各种需求,于是它们能赢得用户的青睐。
相比之下,Google Wave在协作方面的功能非常简单。不能绘图、不能计算、不能分享、不能排版……下面的截图对比了Google Wave与Zoho Wirter的工具栏:
Google Wave失败带来的教训
正是由于Google Wave的定位不清晰、稳定性差,刚满一周岁的它就注定永远长不大,甚至可能随时死亡。
因为我也从事跟产品相关的工作,当Google正式宣布Wave失败时,我想了很多。在做互联网产品时,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快速
互联网让人变得比以往更急躁,多一秒的等待时间都可能让用户愤怒地关闭浏览器。一个连接与响应速度快的服务能给用户带来愉悦的体验。
稳定
稳定是成功的基础。一个服务可以偶尔不稳定,比如Twitter偶尔出现大鲸鱼,但不能一直不稳定,否则用户体验无从谈起。
简单
Twitter很简单,用户花很少的时间“自学”就能使用。
Facebook看起来有点复杂,但除了“中国国内上Facebook教程”之外,鲜见其它教程。这说明用户在Facebook上也不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学习如何使用。
产品的设计必须是足够简单、学习成本足够低,除非它本身就为专业人士打造。
我认为,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能解决“一个问题”的。它首先是解决“一个问题”,进而再考虑解决其它问题。如果一开始就考虑解决所有问题,那这个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太复杂了。
清晰的定位
一个清晰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产品究竟是什么、为谁而做。一旦路线确定了,就按照这一条路做下去,除非这条路没有解决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看3个例子:
- Twitter将自己定位于介于博客与SNS之间的传播工具
- 网站导航的用户定位是互联网新手
- 立体巴士解决了交通堵塞的问题
Twitter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网站导航对用户有清晰的定位,立体巴士对要解决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确定了某条路线,却在路上左右摇摆,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谁而做,这个产品最终不会成功。
重点
苹果为iPhone 4拍的广告强调了视频通话功能–Facetime,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多任务、高清屏幕、A4处理器更重要,但苹果却一直强调Facetime,乔布斯还在iPhone 4发布会上即时演示了Facetime。对于苹果来说,iPhone 4的推广重点在Facetime。
当Chrome刚推出时,很多人都说,Chrome很快。“快”是Chrome的重点,也是大多数用户最关心的一点。
Google Wave的重点是什么?我说不出来,恐怕Wave团队也很难说出来,因为他们想把所有组件都做好,结果所有的都做不好,人们也看不出他们究竟想把重点放在什么地方。
在很多时候,如果你的产品只有一个卖点,用户可能更容易记住这个产品。
割舍
如果一个产品看着没有前途,那就放弃它吧。
Google Wave推出刚一年,就被Google放弃了。这是一件好事,如果一个产品用户不喜欢,团队也搞不清自己在做什么,那为什么不放弃这个产品,将精力投向其它地方?
Jason终于更新可能吧了~
我也很早就开始用Google Wave了,很喜欢你的分析。
呵呵,最初用wave的时候,还曾经分析了下,总觉得是下一代的互联网产品,在这个SNS还没普及的时候,把一切都综合到这个wave里,是野心,也是远见。但是毕竟用户才是产品的归依,所以现在失败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不过,我相信google在此后会有类似wave的产品来重新整合产品线。
理念确实还是很不错的,可惜太慢太不稳定了
其实我挺期待Google将Wave开源的,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小型的即时协作平台是不错的。
还没用过呢,哎……
哎……本人用了一两次……只是尝鲜而已,没有什么用
澳大利亚小组做的吧?唉,这个无聊的presentation国家。
一直没有用过Google Wave..
下一个,会不会是 Buzz
另外:可能吧终于更新了
我觉得Buzz应该也差不多要被放弃了。
杂乱无章的 G wave
事實證明
沒有經過GFVV認證過的應用不是好應用
有威武,但是一直没有怎么用,因为,别人都不用……
我不能跟自己玩。。。
可能吧的css永远都是这么豪华……
稳定性是绝对硬伤。我还真想着用wave试试看协同编辑,结果根本没法工作,crash太频繁了。在稳定性那么差的情况下就放出preview,只能是让用户早早地失去信心。
facetime這個例子……蘋果是主推facetime,但是這麼個半殘的功能(wifi-only, iphone4-only)絕對是沒有前途的……至少在4代肯定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iphone4 依舊是一部成功的手機,這個例子完全是原文觀點的反例吧…至於wave的問題,我在twitter上有回复你
最操蛋的是Google收购了PiratePad,很明显在Wave里使用了它的技术,现在连着PiratePad一起浪费了
不赞同 基本是成王败寇说吧
翻墙过来看,还在第一页。
没用过wave的人飘过~
是越来越烦躁,每天都陷入信息的大海中无法筛选·····
google模仿别人就没有成功过,google vedio就是个好例子
“@jason5ng32
不好意思,我又写可能吧了:Google Wave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http://www.kenengba.com/post/2982.html”
这个杯具的兲
wave 用过几次
Jason 你好!刚刚跳出墙来写这个comment。我已经将这篇文章转发到个人Blog http://denveryao.co.cc/?p=23100 和新浪微博 http://goo.gl/1Qwl 如有疑问请回复。谢谢!:)
想当初还不知道拉了多少人进去呢,后来大家也都没动过,尤其是要让他们放弃IE的时候。
不过依然很期待Google Me,虽然会有好的产品关闭,但是Google也有更新的让人激动的产品出现。
是不是太喜新厌旧了点?
Google Wave有些理念还是太超前了,不过该死的Buzz,你就乖乖等着被结束吧
半年前用wave时 还发现google的技术真的是太强了,当时还想了好多以后可能出现的应用。但是实在太不稳定,性能太差了。不是crash就是hang住整个机器。真的只能说理念是好的,不过实用性不够。
当年预测正确,可喜可贺。
其实Wave最主要的缺点还是慢且易崩溃,其他缺点都没什么。
我还是很怀念Wave的,最喜欢的是随处插入评论的功能。
额..还没有用过.飘过..
还记得是去年这个时候通过一个Google wave排队系统获得的邀请,刚开始还很新鲜的玩玩,后面基本不用了。
根本没真的用过…就已经结束了…不过Google有这个勇气:)
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粘性不够高.
去年剛用那會是真的慢的讓人崩潰,不過最近偶爾開一開覺得速度快多了,當機的次數也少了很多,只是討論的話題越來越少,哎……
公司在推广wave,但感觉不如zoho功能多样,适合任务管理,但是速度很快,在米国这边用似乎还是很稳定的呀
我觉得他自从上次改版后稳定性已经大幅增加了耶
改版前我用起来很顿,改版后已经相当顺了。
比起Wave,我觉得更无用的是Buzz
buzz现在我的用处就是用来和墙内分享我墙外Twitter的工具….
没有被GFW屏蔽这点还是不错的..毕竟很多国内用户不会翻墙去用Twitter.
同意!不过我没有直接上buzz,只是通过google reader 来共享
终于又见更新
先占楼再评论
技术上的创新,但是得不到市场的承认,没有市场的承认 ,那么这个创新还是没有有实际价值的,只是证明了这条路走不通,得换一条路。如果被证明这条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那接着又会有一大堆人仿效了,谷歌的云存储服务商业模式已经取得成功,腾讯正在试着啃这块蛋糕。
还是Wave太超前了…不过阿禅说的有点过了…我和一个colleague一起研发软件,用它做进度表,很不错。
确实,有道理
产品不在多 而在精
wave,buzz最后都会死
也许早就该放弃了
我还没有来得及参观WAVE呢,哇咔咔。
可能吧终于更新了,不容易啊
我主要是上面好友不多…..
Google Wave再怎么不稳定,还是比可能吧稳定:) 可能吧1个月不更新了,肯定流失了不少用户…
什么时候能看见下一篇博文呢…
如果搜英文的Google wave tutorial 和 Facebook tutorial 后者是前者的10倍还多…
google从来不怕尝试
google的高层(是谁忘了)就说他们不管失败还是成功 都会坚持创新
很久没来,留爪~~~
他失败是因为你牛b,把google都吹失败了
没理由啊 难道可能吧人气下降了??更新都一个月了,怎么才几十条评论??
wave终于完蛋了。。。。
可能吧什么时候能解封啊,每次都要翻墙,不习惯在Google Reader里阅读
你们这么多人说崩溃, 我的只在网络很慢的时候发生过一次
感觉wave有点复杂
Wave内测的时候,我最痛苦的事就是学习Wave教程,第二痛苦的是当时找不到与你一起协作的人,第三痛苦的是找到了之后还要教他/她怎么用Wave……
注册了 但是没用过
虽然我是 G 控,但我还是不用 Wave 怎么说呢,不成熟吧。
注册后就很少用了哎~~
太超前意识了一点,协作办公还不为打不数人所理解,以及客户端的问题
google现在的关闭,不久后还会有同样功能的出现,
理念确实还是很不错的,可惜太慢太不稳定了
谷歌确实没百度用的顺手http://chinawintus.com/
很有道理,学习而来
注册了 但是没用过
注册了 但是没用过 不太稳定
沒用過..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