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改成内容流带来的影响

阅读时间 5 分钟,快速阅读仅需 2 分钟。

刚刚发布的微信 iOS 6.7.0 版本带来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从前,订阅号被放在一个文件夹里,你需要打开这个文件夹,选择你要看的公众号,再去看公众号的更新。

现在,订阅号不再是一个文件夹,它默认变成了内容流,你所订阅的所有公众号(订阅号)会以时间顺序呈现,新的在前面,旧的在后面。

这看似是一个小的变动,但如果乘以订阅号的数量,这一变化其实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订阅号的注册量早已经破千万,它们是微信生态里,除了普通用户之外,数量最庞大的主体。

博客

新的形态:

旧的也保留了入口:

 

或许微信并没有把这个变化叫做信息流,因为龙哥年初在演讲时说,「其实我们并没有想到(去做信息流),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所谓有信息流。订阅号就是一个集合,我们想过改善阅读效率,跟信息流是两回事。只会改善阅读效率,信息流可以去『看一看』。」

所以,我暂且个了它一个别的名字:内容流。

它可能会给微信内容生态带来这些变化:

  1. 订阅号的底部菜单变得不再重要了。因为用户的入口是内容流,直接打开了文章,而不是先打开公众号,再打开文章。用户阅读完返回时,不会看到底部菜单。也就是说,除非你在文章中要求用户必须跟订阅号产生发消息或点菜单的互动,否则用户可能不会看到菜单。
  2. 随着底部菜单变得不再重要,依靠底部菜单做推广和电商导流的方式要做新的变化,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订阅号,像第 1 点提到的,要求用户主动与订阅号产生消息类互动,来提高底部菜单被看到的概率。
  3. 低频更新的公众号有更多曝光机会。因为在内容流里,每个订阅号都变得平等,只要有更新,都会标题+图片呈现在顶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改动会增加低频订阅号的曝光率,从而提高打开比例。
  4. 用户可能更愿意打开订阅号文件夹。其实再用「文件夹」这个词已经不合适了,用户可能会更愿意打开订阅号内容流,因为用户再也看不到原先模式里的各种未读标记 — A 公众号 123 条未读、B 公众号 32 条未读……用户每次打开,看到的都是新的内容,没有未读统计数带来的心理压力。
  5. 用户可能更容易取关一个订阅号。以前,一个订阅号更新了,用户不那么容易看到,看到了,也可能懒得打开。现在,只要订阅号更新了,它就会出现在内容流顶部,用户可能之前只是出于好奇、对行业的关注、不经意地关注了某个公众号,当他看到一篇他毫不关心的文章时,他可能会很轻易地在内容流左滑一下,取关公众号。
  6. 按照第 5 点的结论,将有一大波靠营销、线下送优惠券等方式吸引用户关注的订阅号,在他们下一次更新时,可能轻易地被用户取关。
  7. 用户可能会对订阅的公众号做一轮大清洗。为了内容流的「纯净」,用户可能会取关一大波公众号,作为一个普通用户,你肯定不愿意你的内容流被各种你不感兴趣的文章覆盖,为了让自己每次打开内容流都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用户可能会重新整理自己订阅的公众号。


     

  8. 订阅号文章广告的价格会出现变动。在新版的内容流里,一个公众号如果发了超过 2 篇文章,第 3 篇和后面的文章会被折叠,只有当用户主动点击「余下 X 篇」时,才能看到。也就是说,只有前 2 篇的曝光度是最高的,后面文章的曝光度会大大降低,之前很多公众号卖广告是按顺位卖的,头条最贵、二条价格低一些,三条更低……现在,可能没有广告主会购买 3 条之后的广告了。


     

  9. 对于公众号编辑来说,图片比标题更重要了。以前,当文章被折叠起来时,用户打开订阅号文件夹,映入眼帘的是各个公众号更新的标题,点进去才看到图片,所以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比图片更重要。现在则相反,标题和图片被放在了同一屏,图片是一种更容易吸引目光的元素,编辑们肯定会愿意花更多时间来做图,而不是想更吸引人的标题。有可能有人会把标题直接做在图片里。
  10. 有多个订阅号的公司主体,或关注者相似度较高的订阅号,可能会做联合推广,比如在同一分钟发一篇文章,这两篇(或多篇)文章之间的图是可以拼成一张大图的。这样就相当于在订阅号内容流里做一次全屏的推广了。
  11. 订阅号的品牌属性会被削弱,因为用户可能不关心文章是谁写的,只关心内容好不好看。

以上,是 6.7.0 这个版本可以预见的,给订阅号生态、用户带来的变化。对个人内容生产者来说,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改动,他们(包括我)的内容可能会更容易被看到、被阅读。但对于那些依赖底部菜单、依赖三条、四条广告来获得收入的订阅号来说,可能是个不小的打击。

前一篇文章我提到,希望微信为内容创作者做更多的事,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微信在下一版本会继续给我们带来惊喜,比如加入推荐内容?比如引入更多内容形态?比如把订阅号和小程序做某种方式的结合?比如,把留言功能还给我?

毕竟,微信在内容流里,还是留了这个下面这个彩蛋:

4 条评论

回复 Hardway Chen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