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Jason Ng 撰写的文章

Jason Ng是“可能吧”的创建者,主要关注互联网文化,互联网产品以及热点事件。你可以在这里关注他的个人博客,或者Twitter

你的头像是不是腾讯的?


2019 年 3 月 20 日 – 下午 8:21

开什么玩笑,你的头像当然不是腾讯的。你的头像也不是抖音的,你的头像是你的。

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想展开聊聊。这件事,并不是头像和昵称是不是腾讯的那么简单

Artboard 2

微信 7.0,看一看微信的看一看


2018 年 12 月 22 日 – 下午 12:20

微信 iOS 版经过了 4 年多,版本号终于从 6.x 变成了 7.0 。要知道,从 1.0 变到 6.0 ,也是经过了 4 年。这个版本增加不少新功能,比如类似 Instagram 的一日阅后即焚的短视频,但我想讲一个我觉得有长远意义的小功能。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功能并不小。

博客

微信订阅号改成内容流带来的影响


2018 年 6 月 21 日 – 下午 1:05

刚刚发布的微信 iOS 6.7.0 版本带来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从前,订阅号被放在一个文件夹里,你需要打开这个文件夹,选择你要看的公众号,再去看公众号的更新。

现在,订阅号不再是一个文件夹,它默认变成了内容流,你所订阅的所有公众号(订阅号)会以时间顺序呈现,新的在前面,旧的在后面。

这看似是一个小的变动,但如果乘以订阅号的数量,这一变化其实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订阅号的注册量早已经破千万,它们是微信生态里,除了普通用户之外,数量最庞大的主体。

博客

微信可以为公众号作者做得更多


2018 年 6 月 6 日 – 下午 12:54

今天一起床,微信害我输了 10 块钱,我去年跟一朋友打赌微信今年还没法恢复 iOS 下的赞赏,结果今天恢复了,于是我被打脸了。

赞赏功能对创作者来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比一个纯粹的「心形」按钮来得更有价值,不仅是因为它能给作者带来一定的收入,更多地是因为,读者要进行赞赏,哪怕是 0.01 元这种看起来带有些许侮辱人的金额,都是有操作成本的,如果一个读者愿意点赞赏按钮(现在叫「喜欢作者」)、选金额、支付、返回上一层,进行如此「复杂」的操作,意味着读者是真的喜欢作者写的文章。对作者来说,是一种感动。

博客

媒体人就是矫情


2018 年 5 月 26 日 – 下午 3:30

我一直觉得媒体人很矫情,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虽然公众号没有留言功能,我还是要发篇文章说一说。之所以说媒体人矫情,是因为他们总是觉得别人抄他的文章、洗他的稿。

其实,这是别人看得起你。

博客

一场重新定义得太早的发布会


2018 年 5 月 16 日 – 上午 11:37

昨天晚上,锤子科技在鸟巢开了一场数万人的发布会,北京的夏季刚刚开始,下了第一场闷热的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前往参拜的锤粉们,一方面他们期待锤子的新产品能让他们被吓得尿裤子,另一方面,听一场罗永浩式的相声,无论他的产品好不好,都是一种享受。

在发布会前,我拉了一个 200 多人的微信群,大家一边看直播,一边在群里吐槽,一个晚上聊下了上千条记录,我快速地在群里寻找,除了一条广告之外,似乎所有的发言都是关于锤子新产品的负面评价。

后来,媒体的新闻稿也出来了,或许是前戏做得太过分了,媒体们并没有尿裤子,反而普遍表示了对锤子科技新推出的 TNT 工作站(台式电脑)的质疑。

我也是质疑者之一。

博客

滴滴总被骂,坏人常出现


2018 年 5 月 11 日 – 下午 9:02


是的,我还活着。我没有被滴滴司机刺死,也没有因为在微信发了一篇 100w+ 的文章被删后一蹶不振,至少在可能吧上,这些文章都在。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关于「21 岁空姐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后潜逃」的新闻就一直在我的朋友圈出现,也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滴滴有责任么?有,它可以为保护乘客把功能做得更好,并改变产品的社交导向。责任全在它身上么?不是。

开始论述之前,我想先分享几段相关的经历。

博客

硬盘总坏,坏人总造谣


2017 年 11 月 29 日 – 上午 10:02

我并不是不相信公安机关的调查报告,我只是习惯性不相信一面之辞,也习惯性相信那些稍纵即逝的文章。

经公安机关调查,前几天沸沸扬扬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有了飞跃性的进展 — 硬盘坏了。按照警方的说法,是因为管理员赵某嫌监控太吵,经常强制断电,虽然公安机关已经非常努力恢复了 113 小时的视频,但在视频中并未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侵害。

Artboard 2

恰到好处的人工智能


2017 年 6 月 7 日 – 下午 9:42

技术不应该给用户带来使用难度,而是提高效率,并恰到好处地提供帮助。

这是我在使用 Google 智能音箱 Google Home 之后的总结。

智能、AI,是今年创投圈的关键词。如果你在京东、淘宝上搜索各种家电,多多少少这些产品都会说自己是「智能」的,到底什么是智能?把安卓系统塞到硬件里,这个硬件是不是就是智能了?我认为不是。在我的字典里,「智能设备」指的是当我说 1 ,它知道我接下来要说 2 ,当我还没说 3 ,它就能说出 4 的产品;同时,它知道我在 A 场景里说 1,需要的是 3 ,而在 B 场景里,我需要的是 2。

按照这个定义,很多在宣传上带有「智能」二字的产品根本不能称为智能,而是能而不智

Artboard 2

计算交给 AI,创造力留给人类


2017 年 5 月 24 日 – 上午 12:04

在一场被誉为世纪大战的围棋比赛中,评述人华以刚一边看着台下寥寥无几的观众,一边说,「今天我们只为台下的各位讲棋,今天没有直播也没有录播,只为大家服务」。

很庆幸,我亲身在浙江乌镇,也就是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地方,看了 Google AlphaGo 大战当前排名世界第一的柯洁,并听了华以刚的精彩评述。之所以感到庆幸,是因为我无需花时间在网上寻找直播链接。

当然,我不打算就能不能看到直播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多说无益。

关于人工智能,最近我有一些小思考,抛砖引玉,与大家做一些小分享。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