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频道几天以前进行了改版。在看到网上一系列关于本次改版的评论出炉以后,我想用我的视角来比较改版后的央视新闻与其他媒体新闻,谈论一下这次改版的表面与实质,以及我对本次改版的评价。
1、新闻节目包装的变化
也许这是央视本轮新闻改版中最明显的变化。网上如打草惊蛇一般纷纷报道,不过真的天天看电视的人未必会注意到。我就花了好半天才让天天看午间新闻的爸妈注意到什么地方有改动了。
《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的包装借鉴了台湾电视台的普遍做法:
- 大字标题常驻屏幕下方
- 标题上方指示新闻发生的地点和新闻采访者
- 当需要配字幕时,标题栏显示字幕,标题栏上方显示当前说话者姓名
- 标题左侧设立信息窗,显示日期等信息
- 主持人播报新闻时,身边出现醒目的图画和大字提示
CCTV4《中国新闻》的改版则是借鉴了东方卫视的新闻:
- 首先出现一个简短的提示性标题
- 5秒钟以后,标题缩小字号到上方,下面滚动显示一些详细信息,常驻屏幕下方
其他情况下则维持央视原来的标题形式:
- 只出现一条固定的标题,分两栏,都是小字体,上面是导语式短标题,下面是采写报道的记者
- 过几秒钟以后标题消失
- 如果是在某个栏目中,栏目的标志显示在屏幕右下角
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我们见得最习惯的新闻包装风格,是不公平的。在我们说央视抄了谁谁谁以前,所有的国内电视台都在抄央视——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2、“本台短评”有望成为央视社论级的重要评论
- 取消了领导人会议新闻
- 增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典型事例的报道比重
- 增加了“本台短评”
以前(包括现在)CCTV经常转发新华社通讯和《人民日报》社论,《新闻联播》的重要性决定任何在这里播发的夹带有评价的消息都会被“无限上纲”。历史上对很多重大事件的官方评价,大多数国民都是通过《新闻联播》播发的评论得知的。不过,央视没有自己的常态性社论。人们习惯把什么事情上了《焦点访谈》看做央视对此事的正式评论,但这个评论不会通过全国转播。
“本台短评”尽管短小而口语化,掩盖不了它作为新闻评论的本质,而且是出自播音员之口而非第三方嘉宾之口,也没有明确告知“评论与本台立场无关”,我们就只好把它往深刻了解释。
“本台短评”如果被视为是央视——至少是《新闻联播》栏目组——揣度高层意见而对某种现象作出的半官方解释,那么它可以口语化,但绝对不能语意模糊,怎么解释都行。假如真的这么做了,就会让人很难揣摩“上面”到底是想放开还是想收紧,会给一部分“秋后算账”的事情留下依据。除了《焦点访谈》之外,有些人从此没准又要盯紧“本台短评”的“风向”了吧。
假如央视想要“活得轻松点”,只把《本台短评》作为简单的事件评论,不上纲上线,那就要:
- 邀请第三方嘉宾在演播室(或者连线)评论;
- 打上“此评论仅代表嘉宾个人意见,与本台立场无关”的字样。
3、以美国为例
- 政策宣传
- 成就报道和典型宣传
- 舆论监督
其中,他特别指出:“舆论监督,可以看作是行为喝止;但有的舆论监督,不是把侵害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的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作为监督对象,而是对准了一些有‘不良言行’的普通民众。”
换句话说,“舆论监督”监督的有时不是官员,而是百姓。
在其他国家的电视节目中,也或多或少要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不过他们的操作方式和我国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简单的举我所了解的美国的电视新闻作为例子。
政策宣传
NBC政治节目主持人Chuck Todd 和 David Gregory
在美国,政府公开信息是一项受法律约束的义务。美国的一些频道强制性的(比如C-Span)或者自发的(比如MSNBC)不间断播发政治信息,商业频道通过聘请第三方评论员,隐晦的表达整个电视台的党派倾向性。所以有时候你会在NBC的Meet the press看到支持某政策的言论,在CBS的Face the nation又看到反对该政策的言论。两方请的都是专家。当然这也是竞争所迫,毕竟不能两家都支持,那肯定有一家看的人比较少。
成就报道和典型宣传
CBS的Assignment America经常播出鼓舞人心的片段
美国的成就报道只在“法制战线”上特别突出——这是调侃,因为你经常会看到某处发生了凶杀血案,那是一个就像你家邻居一样平凡的普通家庭,让你怀疑自己的安全感,全身起鸡皮疙瘩。不过美国电视台从来不吝惜对于“美国梦”的赞美。NBC的“Making a Difference”和CBS的“Assignment America”都是晚间新闻的黄金栏目,听名字就知道是宣传典型的。经济危机以来更是想办法鼓舞人心,挑一些免费请流浪汉吃饭之类的感人小故事。问题是,我们会因为某家庭出了十几个名牌大学生感到羡慕,因为谁做了什么善事感到温暖,却大抵不会因为谁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而感到自己变崇高了。
舆论监督
NBC晚间新闻报道加州因为经济危机缩减州预算,部分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取消
简单的概括,美国的调查性报告不管是因为公司还是因为个人而起,最后多少都会扯到政府责任上面。枪杀案发生,会说政府安保不利,附加是否要限制带枪的大辩论;公司要破产了,会争论政府救市的钱是否花在刀刃上;要是碰上“群体性事件”,更是迫不及待的“火上浇油”,“煽动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继续质问政府。可以说加州最近的财政危机,演变成现在整个州濒临破产的窘境,媒体也是功不可没,那几天新闻里滚动在播放加州令人沮丧的消息,还有施瓦辛格州长脸上的皱纹。我一直觉得加州政府被放在油锅上炒,加速了财政危机向公众事件的转变。
4、央视新闻的“功用”会改变吗?
传播学重要的先驱施拉姆曾经专门论述了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体制,形成了发展传播学。根据专家们的总结,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必须做到把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目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有时必须为此放弃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等与这个目标可能直接冲突的议题。
威廉•哈森指出了一些具体化的实施细则,这样的总结我想正在看本文的不一定会喜欢:
- 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大任务;
- 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
- 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须被用来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
- 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批评者认为这种理念为旧式极权主义提供适时的理论基础)。
- 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国记者进出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传播学专家们所指的上述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而发生在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至少央视的新闻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在当前这个时期,这样的做法也确实有某种程度的必要性。
所以,不用期待央视会有什么天翻地覆的改变。等着看央视的新闻24小时播放批评性深度报道的同学们,还是洗洗睡吧。
5、央视可以做什么?
在前一段时间的“谷歌事件”中,央视的行为之所以被人质疑,是因为央视选择的报道重点和采访对象,尽管在个体上是真实的,但却并不能有效的反映整体事实,因此央视的评论让人们产生了不真实的整体印象。
- 论点方面:央视所报道的事件中心(包含淫秽色情与低俗信息)不仅是谷歌一家的问题,而是搜索引擎普遍存在的问题;
- 论证方面:央视报道的事件起因,并不是搜索引擎的故意作为,而是搜索引擎对网民搜索趋势的忠实记录与反映,恰好体现了搜索引擎的优秀;
- 论据方面:央视选取的采访对象也不能代表所有网民和所有社会公众。
其他国家新闻中涉及争议性事件,一般的处理方式是选取双方代表性的意见同时发布,然后进行民意调查。但央视只选取了一方面的声音,即使这确实是主流民意,对反对一方也是不甚公平的。
以上所举只是一个例子而已。经过央视的不懈追求与努力,如今的央视公信力已经创下了历史新低。网上不断有评论将央视前后批评百度与谷歌的事情对比,认为“开复老兄一定忘记交钱了”。但是,掩盖事实的做法最终也会损害央视自己的利益(这里指的也包括经济利益),以及央视所希望维护的那个发展传播学的目标。
无责任转帖一段大家可能在别处已经听过的话,这段话因为新华网和人民网都发过,大概不会“被跨省”:
央视其实在《新闻联播》等节目中一直做着形式上的转型。比如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报道:“家住……村的X老大爷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他所在的村政府给他解决了……方面的问题。”除去内容不看,这不就是典型的“南方周末体”吗?但是整体的结果,却甚至会让人发笑。而且,网友也毫不客气的找出了一个专门接待上级领导慰问的“专业户”: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农民郑继超。
上面的叙述和分析说明:
- 任何形式和包装的改变都是流于表面的,也不会真正起到什么正面或负面作用。
- 真正树立央视新闻影响力的关键还是新闻本身,换言之是事实本身。
- 央视新闻要改革,尊重事实,尤其是整体事实,是看得见也摸得着的唯一出路。
尽管我们可以选择不看央视,毕竟央视承担着为全国观众,特别是农村群众传播信息,沟通外面世界的功能,我们最好还是对央视的作为有所期待吧。
字斟句酌的分割线
人们最恐惧的东西不是蛇或者蜘蛛或者蟑螂,也不是鬼神,是发自内心的恐惧本身。
谨此再次向 @amoiist 致以崇高敬意。
最后一张图的字写的漂亮
[…] 也谈央视新闻改版 […]
[…] CCTV转播全场比赛的节目包装和CCTV-新闻的节目包装风格有很大区别。我在《也谈央视新闻改版》一文中曾经提到过新闻频道的包装风格,比较醒目的识别元素是: […]